烹食大白鲨、鳄雀鳝竟成酸菜鱼!如何刹住猎奇式吃播?

2022-09-13 08:20来源: 央视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发布各类美食吃播的视频,让网友见识了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然而,一些美食主播为了吸引点击量,竟然触碰法律红线,发布猎奇式吃播。

  直播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

  涉事平台也应担责

  近期,某网红美食博主在自己的账号里发布了一条“吃鲨鱼”的视频。网友发现视频中的鲨鱼疑似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噬人鲨。

烹食大白鲨、鳄雀鳝竟成酸菜鱼!如何刹住猎奇式吃播?

  随后经相关部门鉴定,视频中的鲨鱼确实是噬人鲨,目前该主播账号被封禁,相关人员已被警方控制。

  尽管该段视频全程都标注“人工养殖可食用”,但专家指出,标注“人工养殖”并不能作为主播规避违法风险的凭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国的野生动物不可以擅自捕猎、食用,这些都是违法行为。“大白鲨这个物种,目前为止没有成功养殖的案例,所以即便标记了所谓的这种抗辩,实际上在科学领域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是一个虚假标记。”

  近年来,因发布猎奇吃播而触犯法律的情况时有发生。2020年7月,拥有300余万粉丝的某美食博主在视频中采摘濒危植物“水母雪兔子”,并与泡面同煮而食。2021年5月,一位主播因发布食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尾螺的视频,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烹食大白鲨、鳄雀鳝竟成酸菜鱼!如何刹住猎奇式吃播?

  对此,专家指出,发布传播食用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视频,不但主播及相关人员要承担法律责任,涉事平台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主播尝试“全网首吃”“生吃食材”

  这种行为可能危及生命健康

  还有一些猎奇式吃播,吃不常见或者带有危险性的食材,会伤害主播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还会传递不正确的价值观。

  近期,一种名为鳄雀鳝的“怪鱼”在我国多地频频出现。它是世界上最凶猛的肉食性淡水鱼之一,能长到2米长、上百斤。鳄雀鳝的卵有剧毒,误食危险,肉质粗糙,却有主播把它做成酸菜鱼。

烹食大白鲨、鳄雀鳝竟成酸菜鱼!如何刹住猎奇式吃播?

  据南京江豚保护协会技术专员丁兆宸介绍,雌性鳄雀鳝在繁殖期的时候,卵巢有剧毒。

  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吃播”相关内容,发现将食材新奇性作为卖点的博主不在少数。许多博主还会把视频中最吸引眼球的食材作为视频封面图,并加上“百年一遇”“全网首吃”等极限形容词强调食材特殊,吸引用户点击观看。

烹食大白鲨、鳄雀鳝竟成酸菜鱼!如何刹住猎奇式吃播?

  还有一些主播,以记录“乡村美食”为名,发布一些生吃活鱼、昆虫、野生菌等内容的视频。然而,此类“吃播”隐藏着极大的健康风险。生吃肉类、鱼虾、昆虫类,存在着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而生吃野生菌则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专家也指出,发布传播此类吃播视频,同样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

烹食大白鲨、鳄雀鳝竟成酸菜鱼!如何刹住猎奇式吃播?

  流量至上催生猎奇式吃播

  多管齐下,刹住“吃奇”之风

  “吃播”的初衷是带网友“云享美食”。随着行业竞争越演越烈,一度出现了以夸张食量和吃相争夺流量的“大胃王”“暴饮暴食”式吃播,并催生出假吃、催吐等行业乱象。

  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颁行,严令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内容,“大胃王”吃播类视频被叫停。随后,一些主播开始利用大家猎奇心态制作吃稀有食材的视频。

  专家指出,要想有效治理猎奇式吃播,必须多管齐下,从立法、执法、守法三个层面建立立体的合规治理体系。

  近年来,为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有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相继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

烹食大白鲨、鳄雀鳝竟成酸菜鱼!如何刹住猎奇式吃播?

  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了《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其中明确提到网络主播应当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等不良现象。

  监制/李浙  主编/马文佳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留下  “八女投江”八名女战士的肖像拼版照片:左上为冷云生前照片;其他七名女战士为速写画像,生前未留下照片。
18
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
18
9月16日,今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正式公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营造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国庆节氛围,天安门广场中心将布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长安街沿线将布置10组立体花坛。
17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
17
确认此前在青海省玛多县发现的石刻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 杜笑微 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
16
9月15日是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首日,多个口岸迎来新政实施后首批持俄罗斯普通护照免签入境的旅客。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16
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15
在14日进行的2025年女子曲棍球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曲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连扳四球,以4:1再次击败印度队,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易边再战,中国女曲利用印度队短角球进攻未果的机会打出快速反击,李红一路带球来到弧顶,面对门将封堵冷静射门得分,中国女曲2:1反超。
1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