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叔华:从“北京时间”到浩瀚星海

2022-09-11 13:3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叶叔华:从“北京时间”到浩瀚星海

  叶叔华,1927年6月出生于广州,今年95岁,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曾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她主持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倡导将射电甚长基线(VLBI)技术应用于空间探测,在探月工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97年,紫金山天文台把小行星3241号命名为“叶叔华星”。

  太空里有颗“叶叔华星”,纪念她在天文领域的杰出贡献

  2022年夏天,上海持续高温,动辄40摄氏度以上。95岁的叶叔华仍然每天上午9点准时来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班,工作到下午两三点。天文台的年轻人见到叶叔华,会亲切地喊一声“叶先生”。

叶叔华:从“北京时间”到浩瀚星海

  △1997年,在叶叔华星命名典礼上讲话。

  走出办公室的方寸之地仰望太空,她的事业领地在浩瀚星海中。那里有一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叶叔华星,以纪念她在天文领域的杰出贡献。提起这份殊荣,叶叔华云淡风轻。“谁观测到小行星谁就有权利命名它,只要命名符合国际天文协会的规则。”

  钟情文学,一心想研究古文,却选择了天文

  18岁前,叶叔华的人生抱负与“天文”只一字之差,却大相径庭。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叶叔华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高中学业。她钟情文学,一心想研究古文。父亲却更担心她今后的生计,希望她选择更容易安身立命的自然科学。最终,两人达成折中方案:数学。

  叶叔华说,到了中山大学以后,发现数学跟天文是在一个系,“一年级的时候接触了天文,有一位女教授口才非常好,她把天文实用方面讲得非常生动,而且有很多是国家用得着的地方,所以我们班同学大部分都选择天文了。”

  1949年,叶叔华和爱人程极泰双双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当时的广州尚未解放,社会动荡,人心浮动。为了谋生,叶叔华夫妇前往香港一所中学教书。

叶叔华:从“北京时间”到浩瀚星海

  △1951年,叶叔华在香港。

  回忆起这段经历,叶叔华说,当时香港的生活很好,待遇很高,却不是他们想要扎根的地方。这对年轻的夫妇坚定地想要回到内地。

  1950年夏天,叶叔华和程极泰一起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求职,没想到碰了个“冷钉子”。“听完回答说只收一个男的,我简直气死了,就写信给台长说,你是不对的,我应该到你们天文台来。当时年轻气盛,也不知高低,结果当然也没去成了。但是这个事情后来人家都知道了,原来还有这么个人写信给台长去争。”

  这封长信还是发挥了作用,第二年,紫金山天文台下属徐家汇观象台向叶叔华敞开了大门。

  “综合世界时”系统通过国家鉴定,作为时间基准向全国发布

  许多年后,一场英文演讲让90多岁的叶叔华登上热搜,站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她说:“打破性别‘玻璃天花板’,锤子就握在每位女性手中。”一如自己的人生写照。

叶叔华:从“北京时间”到浩瀚星海

  △叶叔华在丹容等高仪上观测

  叶叔华进入观象台的第一份工作是观测恒星、计算恒星时,再换算成世界时。世界时是全世界统一使用的时间,以地球自转为基准,要靠观测恒星的位置来确定。夜晚的观测需要全神贯注、目不转睛;白天则是繁重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这份工作远非想象的那样浪漫。

  新中国成立之初,资源勘探、工程建设、地图测绘等领域都对计时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时的中国天文学界百废待兴,时间测量精度世界倒数。

  1955年,国家将提高授时精度的任务下达给徐家汇观象台,32岁的叶叔华挑起了大梁。此后的十年,她攻克经费不足、人员有限、设备落后等重重困难,让中国授时精度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叶叔华:从“北京时间”到浩瀚星海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园区

  1962年,徐家汇天文台、佘山天文台合并为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1965年,叶叔华团队的 “综合世界时”系统通过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时间基准向全国发布。“北京时间”音响通过短波广播走进了千家万户,叶叔华也由此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

  带领团队提高天文观测精度,支持中国探月工程

  尽管当时的“北京时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叶叔华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发展新型观测技术,中国才可以继续立于不败之地。恰逢时间服务从偏居东南的上海移交到地处中部的陕西,她也需要为上海天文台谋划新的使命。

  70年代末期,在图书馆翻看外文文献的叶叔华注意到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分别研制了“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也就是用多个天文望远镜同时观测一个天体,模拟一个巨型望远镜的观测效果。

叶叔华:从“北京时间”到浩瀚星海

  △1994年,叶叔华参加乌鲁木齐25米射电望远镜揭幕仪式。

  “我发现最新出来的射电甚长基线技术是真好,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我想要在全国建三座甚长基线观测站,上海、乌鲁木齐、昆明各一座,这就差不多铺满中国了。有了想法马上就全力以赴,从不懂到懂,而且真正争取到了各方面的支持,甚至把天文界的钱都用光。”

  争取到了当时“天文口能动用的全部科研经费”,敢为人先的叶叔华至今提起来依然颇有些得意。

  在摸索建立了上海天文台的甚长基线干涉系统之后,中国与德国马普射电研究所进行了跨亚欧大陆的国际联测,为后来中国加入国际网铺平了道路,中国自己的甚长基线干涉网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叶叔华权衡利弊,选择在乌鲁木齐建立第二个甚长基线观测站。天文观测精度的大大提高为后来的中国探月工程立了汗马功劳。

叶叔华:从“北京时间”到浩瀚星海

  △2012年10月28日,叶叔华出席65米射电望远镜落成仪式。

  “我们自己估计应该可以支持中国的探月工程,天文台几个人跑去请缨,说我们可以做什么,特别是探测器变轨的时候,轨道改变前改变后数据是不是精确?原先我们答应10分钟把测轨结果报到北京,现在1分钟都不到,做得很好。我真的很骄傲。”

  天文不浪漫,但国家需要

  1981年,叶叔华正式担任上海天文台台长,成为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数年后,她当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是担任这个职位的第一位中国人。最近,国际天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年评》正准备刊发她的个人传记,她也将成为第一个登上期刊年度封面的中国天文学家。

  无论多少个“第一”,皆成过往。在上月举行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女科学家峰会上,95岁的她还在发出“十年之约”:“十年之后,当国家问到‘中国科技界有哪些成果’,我希望女性科技工作者可以有我们的贡献。”

  在位于走廊尽头的那间办公室里,她还在关注着一些虽不浪漫但国家需要的工作,比如太阳系观测,比如北斗系统。浩瀚星海,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但能发出光和热,便不虚此生。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张筱璇。高温天的上海,叶叔华再三对我说,这么热的天来采访,辛苦了。面对这样一位温和亲切的长辈,你很难想象过去70多年里她为了自己认准的事业,可以多么勇敢和执着。

  人们时常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面对时间,叶叔华思考的是完全不同的事:如何让时间的度量更精确、更稳定。正是在她的主持下,我国的世界时精度提高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正是凭借这份成绩,她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但这仅仅是她人生故事的前半段。排除万难引进甚长基线技术、主动请缨服务探月工程……从未止步。很多人评价说,叶叔华的眼光总是看得很远,她回答道:当机会在你的眼前时,怎么可以不抓住它!

  记者丨张筱璇 杨静 徐鸣佳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近年来,莆田市鲍鱼养殖加工产业已形成“科研—种苗—养殖—加工生产—国内外销售”的产业链,为鲍鱼出口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全市鲍鱼深加工出口企业达10多家。
18
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入推进“千企大走访”活动,不断优化“万事好通·益启企”政策,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全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18
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星、天仪34星、天仪35星、天仪42星、天仪45星、天仪46星共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7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17
当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当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17
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
1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