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2-09-08 06:57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各乡镇村落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绿色产业项目

  为村民“花式”增收走出一条

  “山地旅游+山地农业”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拍摄的重庆市酉阳县酉水河镇河湾村景色(无人机照片)。当地充分利用“古村落”特色,发展民宿、游船、文创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行走乡间

  有了文旅融合的“加持”

  传统文化与生态美景焕发出新活力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传统技艺表演者白明方在河湾村表演“木叶吹奏”。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7日,在重庆市酉阳县两罾乡内口村楠木湾美丽乡村旅游区,村民在整理由自家农房改造的民宿房间。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7日拍摄的楠木湾美丽乡村旅游区。

  酉阳自古就有种植油茶的传统

  通过建设国家级油茶育苗基地

  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

  小小油茶已成长为全县支柱性产业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村民在位于重庆市酉阳县泔溪镇的油茶育苗基地为油茶除草。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工作人员查看油茶生长情况。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科研人员在记录油茶生长数据。

  水稻和螃蟹也能做“朋友”

  一方方稻田内

  村民们正在为即将来临的收获季做准备

  这个“稻田养蟹产业园”

  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

  坚持“稻蟹共生、村民共富”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重庆市酉阳县黑水镇大涵村“稻田养蟹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在捕捞螃蟹。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工作人员展示捕捞的螃蟹。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工作人员在抛洒饲料。

重庆酉阳:“山地旅游+山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9月6日拍摄的重庆市酉阳县黑水镇大涵村“稻田养蟹产业园”(无人机照片)。

  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酉阳展开

  欢迎您到酉阳来“打卡”!

  记者:唐奕、赵小帅、周闻韬

  图片编辑:林立平 、郑雅宁、林革、冯为民

  新媒体编辑:韩旭、尹栋逊、李梦馨、王南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