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研室:形式可“虚”,落地要“实”

2022-09-07 07:26来源: 科技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657个,这是截至2022年5月教育部公布的两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的总数,而更多的虚拟教研室还在陆续涌现。8月28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粤港澳多学科融合虚拟教研室成立。

全国性的虚拟教研室数量可观,区域性的虚拟教研室也不遑多让。那么,建设得热火朝天的虚拟教研室究竟是什么?目前建设进展如何?虚拟教研室如何化“虚”为“实”,落地生根?

建设虚拟教研室有3个绕不开的问题

高等学校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官网(以下简称虚拟教研室官网)显示,虚拟教研室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组建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是对传统教研室的发展创新,具有人员组成灵活化、组织载体信息化、教研内容多样化、教研方式互动化的特点。

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有几个绕不开的问题——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副司长范海林在今年3月的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培训会上,曾对上述问题作了回应。范海林表示,探索虚拟教研室建设,主要想在实现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3个方面实现突破。

而在“建什么”这个问题上,他介绍道:“前期,我们开发了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近期也为首批439个虚拟教研室试点开通了独立的教研空间,提供了实时交流、协同编辑等基础功能,可以说‘毛坯房’已经建好了,现在需要各教研室‘入住’进行‘精装修’,丰富资源、开展活动。”虚拟教研室在具体的建设上,包含探索教研新形态、构建教学发展共同体、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库等多项任务。

面对虚拟教研室这个新事物,“怎么建”是个大问题。

对此,范海林在培训会上说,建设虚拟教研室首先需要分类探索。虚拟教研室在建设内容上,可以分为课程教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三类;在建设范围上,可以分为校内、区域性、全国性三类;在学科上则覆盖了理工农医文等主要学科领域。

其次,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需要分步推进——2022年先启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基于试点的应用反馈,逐步完善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条件成熟后计划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适时推出一批示范性虚拟教研室,通过3—5年的努力,能够实现虚拟教研室的网络化、体系化建设。

最后,虚拟教研室建设涉及教师、学校、专家组、技术支持部门、参与单位等多元主体,因此,需要加强协同。范海林强调,教师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虚拟教研室活动。而学校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管理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质量监测和安全防控等工作,为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支持条件。专家组则要加强研究,为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指导和咨询。信息平台建设单位要不断优化技术支持,让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成为老师们的线上“教研之家”,逐步实现能用、好用、管用的目标。

为高质量、高水平教研发展提供支撑

如果说,传统教研室有教学和管理实体、有线下的教研组织和活动,那么,虚拟教研室则在保留教研功能的基础上完成去实体化,依托信息技术“往云上去”。

虚拟教研室官网显示,虚拟教研室突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校园围墙,为开展高质量教研交流、高效率资源协同、高水平教研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目前,已有4万余名成员加入其中。

青年教师初次站上讲台,如何讲课?资历深厚的老教授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教学?如何在不同院校间实现教学资源流转?怎样搭建起专业知识图谱?虚拟教研室交流互动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依托信息技术,虚拟教研室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新老教师。教师可通过高等学校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客户端自由拉群,以语音、文字、会议、直播等多种交流形式实现快捷沟通、无缝对接、高效沟通、快速分享,形成教研“朋友圈”。通过这一云上平台,各地高校教师能够分享先进的教研理念、成熟的改革举措及优秀的教研成果,打造教学研究共同体。

当然,虚拟教研室的“虚拟”还有另一层意思。虚拟教研室官网显示,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中,会逐步引入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师的可视化交互,突破时空限制,给予教师在场感、认同感、交互感,在教研过程中,教师们能够登上数字宇宙的“三尺讲台”,开启沉浸式的教研体验;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也能够给教师提供可视即可得的“教学素材”,即三维可视化立体的教学模型,满足多功能教学模拟的需求。

提升教师积极性与信息素养至关重要

目前来看,虚拟教研室的“云上迁徙”搭上了信息技术的快车。利用技术搭建虚拟教研室并进行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建、能力提升的教研共同体的愿景十分美好,但如何才能化“虚”为“实”,让虚拟教研室真正落地生根?

归根到底,虚拟教研室的核心仍然是教学和科研,无论是课程群,还是虚拟现实技术,都是辅助教研的工具。想要让虚拟教研室落地生根,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作为虚拟教研室的主体,高校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要想推动虚拟教研室落到实处,根本上取决于虚拟教研室课程群里老师们的学术荣誉感、教育荣誉感以及提高教育能力、教学质量的紧迫感,这个实际上是内驱力,如果教师在这方面积极性不高,则虚拟教研室难以落地。”

熊丙奇补充道:“高校要回归教育本位,要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激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荣誉感和教育荣誉感。”

“虚拟教研室促进了跨校、跨区域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教育的平等公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虚拟教研室建设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教师分享教研经验、加强教学交流,但由于信息平台的共享特性,教师在交流的同时也应注意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虚拟教研室中存在很多复杂因素。我觉得只有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提升了,虚拟教研室建设才会更加有效,在虚拟教研室课程群里教师要有辨别信息优劣以及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储朝晖说。

实习记者 骆香茹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近年来,莆田市鲍鱼养殖加工产业已形成“科研—种苗—养殖—加工生产—国内外销售”的产业链,为鲍鱼出口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全市鲍鱼深加工出口企业达10多家。
18
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入推进“千企大走访”活动,不断优化“万事好通·益启企”政策,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全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18
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星、天仪34星、天仪35星、天仪42星、天仪45星、天仪46星共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7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17
当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当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17
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
1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