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2022-09-04 20:53来源: 大湾区之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自古以来到澳门寓居、避难、游览、办事的文人墨客很多,他们被这里秀丽的景致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面貌触发灵感,创作出了众多优秀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探寻别样的诗意澳门。

  妈阁庙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最古老的庙宇,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诗山”。有数据统计,妈阁庙是留下近代诗人足迹最多的澳门景点。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时任广州知府的张道源因为公务来澳,在妈阁庙石壁上题了一首五言律诗:“遥转莲花岛,天然地构亭。当轩浮积水,护楫有仙灵。海觉终宵碧,榕垂万古青。鲸波常砥定,风雨任冥冥。”后来,其他来澳的文士、官员都喜欢依这首诗的韵脚作诗,至今刻在庙内岩石上的应和诗作,就多达十二首。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除此之外,还有赵元儒、张玉堂等众多诗人游历于此,并在石壁题诗。经年累月,这些诗人的吟诵累积起来,让人们在欣赏妈阁庙的传统建筑艺术之外,还能欣赏到别样的石刻诗词的文艺风景。

  郑家大屋

  距离妈阁庙不远的郑家大屋,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也是澳门现存面积最大的民居建筑群。在这里,郑观应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著作《盛世危言》,也创作了众多对联以及跟澳门有关的诗作。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惜时惜衣不独惜财还惜福,求名求利必须求己免求人。”这副训言对联挂在屋内当眼之处,诉说着屋主人对生活的态度:珍惜身边一切,凡事要靠自己。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郑家大屋还有一副有意思的对联:“现阴阳而合,借阁楼以撑天。”上联明显缺了一个字,不知是诗人故意为之还是意外在岁月风霜中消弭。

  大三巴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吟咏澳门的中国人,就是明朝诗人、编剧家汤显祖。明朝万历年间,汤显祖经广州到澳门,游览过大三巴等名胜。他此行以澳门为题材写了四首诗,其中描绘了葡萄牙商人:“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形容葡萄牙少女:“花面蛮姬十五强,蔷薇露水拂朝妆”。通过这些诗句中,我们得以窥见16世纪的澳门风情。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大三巴

  大三巴整体虽然是西式的建筑风格,但是浮雕却尽显中国特色,不仅有牡丹、石狮子等中国特色雕刻,还有中国传统的浮云纹饰和汉字对联。

到澳门,寻找“诗和远方”

  汤显祖离开澳门后,到了广东徐闻任职。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传诵至今的剧本《牡丹亭》。据考证,其中的部分情节,就是根据他在澳门的见闻构思出来的。不知汤显祖在创作过程中,是否也曾想起过大三巴,想起过大三巴上雕刻的牡丹……

  //

  澳门虽然面积不大,但特色景点众多。如今,澳门与珠海已经恢复免隔离通关,不妨趁着节假日,与亲朋好友一起,“打卡”诗人们眼中的澳门~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31日,人们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的一尺花园(安和花园店)咖啡馆前喝咖啡。其中,“咖啡+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成为众多上海咖啡门店的选择,为文旅消费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
03
6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青香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农民在搬运秧苗(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秧苗移栽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初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秧苗移栽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03
端午小长假期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休闲放松,乐享假期。端午小长假期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休闲放松,乐享假期。端午小长假期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休闲放松,乐享假期。
03
5月30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玩亲子游戏。“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各地孩子们花样迎接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各地孩子们花样迎接自己的节日。
01
在韩国龟尾市举行的第26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于31日落幕,中国队在最后一个比赛日共收获4枚金牌。在重头戏接力比赛中,陈妤颉、李玉婷、朱俊颖和梁小静组成的中国女队跑出43秒28的赛季最佳成绩,拿下女子4x100米接力金牌。
01
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多国举办端午节体验活动。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多国举办端午节体验活动。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多国举办端午节体验活动。
01
截至5月29日17时,河南全省已收获小麦4446.7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2.2%,河南麦收进度已经过半。
3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