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刘新 吴子钰)“多年来,中国海警致力于海上执法国际合作,为应对包括反恐在内的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进行了有益探索。”在8月30日于北京开幕的“长城-2022”反恐国际论坛上,中国海警局执法部副部长刘德军作出上述表示。
在建立健全机制、织密执法合作网络方面,中国海警高度重视国际合作在应对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中的作用,致力于搭建和参与各类双多边海上执法合作平台,与巴基斯坦等国海上执法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定期开展高层会晤、舰船互访、联合演练、培训交流等合作项目;与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并探讨建立合作机制;参与“北太平洋地区海岸警备执法机构论坛”“亚洲地区海岸警备机构高官会”“全球海警负责人会议”等多边合作机制,参与各类涉海合作协议案文的起草,为国际社会应对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贡献出中国海警的力量。
在开展务实行动、有效应对海上案事件方面,中国海警近年来积极拓展与各国海上执法机构的合作领域,并坚持人道主义,积极履行国际救援义务,参与处置了多起外国渔民、探险家遇险事件。
在践行法治、履行国际义务方面,中国海警坚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积极践行联合国大会决议。中国海警每年派出2艘舰艇赴北太平洋公海开展渔业执法巡航,为打击公海非法捕捞、维护公海渔业生产秩序、养护公海渔业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加强交流互鉴、共同提升执法能力方面,中国海警与合作伙伴积极开展人员交流活动,与北太海警论坛成员机构每年开展联合演练,提高海上协同处置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海警发挥联络窗口作用,积极开展线上交流,确保国际合作不中断,对外联络不停摆,执法交流不降温。
刘德军表示,下一步,中国海警将一如既往地同各国海上执法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努力为地区和全球海洋治理作出新的贡献。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