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懒人经济”受到媒体的关注。报道中的一组数据描绘着“懒人经济”的崛起:2021年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预计2022年出货量将突破2.6亿台;洗地机行业的品牌数量从2021年1月份的15个,升至2022年6月的108个;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6.6万余家。其实,“懒人经济”直白来讲,就是消费者花钱买服务。就像我们用骑车代替走路,用洗衣机代替手洗衣服一样,只不过因为技术的进步,我们有了更多可以解放出来的劳动,有了更多省时省力的选择。
正因如此,“懒人经济”中的消费者未必都是真的“懒人”,“懒人经济”与劳动光荣的朴素认知也并不矛盾。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人们愿意用付一些费用,节约一些时间,让自己得到更好的休息,或者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它体现出来的,也正是市场经济下效率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
很多情况下,人们说自己“懒”,其实是害怕麻烦,想要节省时间、减少消耗。这种“懒”是人的天性,也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力。纵观人类技术发展史,从木棒鱼叉、车轮、蒸汽机,到电话电灯、互联网,正是人们不断解放双手,将劳动交给工具的过程。可以说,技术创新的前提就是懒,因为想偷懒,所以才会寻找更高效的工具。经济发展也是如此。
“懒”是消费者最显而易见的痛点,同样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点,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文化休闲,“懒”激发了市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随之体验到的是更方便的服务、更智能的代劳。服务消费的增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更加丰富多彩的经济图景。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