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2022-08-28 11:11来源: 杭州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这两天,

  网友杨先生爆料:

  在余杭黄湖老街藏着一家百年老店,

  守店的老人年过古稀,

  他手上的这门老手艺,

  以前家家户户都有,

  而现在家里的娃娃几乎没见过,

  老手艺也快要失传了!

  照片中这个叉腰站在门口

  面带笑意的老先生

  就是黄湖74岁的老手艺人董建章,

  也是网友杨先生口中称赞的

  “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钉秤人。”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年少时,

  董建章师从父亲学做秤,

  再往上追溯,董建章的父亲

  向一位绍兴的打秤人拜师学艺,

  开启了董家制作杆秤的历史,

  打秤铺子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制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

  大小程序加起来估计有几十道。

  抛光、定位、分位、

  钻眼、打秤星、打磨……

  每一道都得小心谨慎对待,

  稍有闪失,秤就会出现偏差。

  从15岁开始学,做到现在74岁,

  经董建章的手

  打过的手工杆秤有上万根之多。

  可以说是,

  一门手艺,一辈子的心血。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那时一杆秤在生活中有多重要?

  在老一辈中流行过这种说法,

  叫作“不识秤花,难以当家”。

  而自从2004年左右电子秤流行之后,

  手工杆秤的风光不再。

  董建章说起如今的光景:

  “秤难做,挣不到钱。

  一杆做完至少大半天,

  卖卖几十块钱,

  而且也没什么人用了。”

  店里藏着一杆镇店之宝,

  “给钱也不卖!”

  在这间面积不大、

  稍显凌乱的百年老店里,

  摆满了能秤各种斤量的杆秤,

  “这个是称10斤的小秤40块、

  这个是称20斤的60块、

  还有称30斤的80块......”

  董建章介绍起手边的杆秤,

  有些是他最近新打出来的,

  还有些是从上个世纪

  保留下来的“老古董”。

  说到这,

  董建章摇摇晃晃走到店内一角,

  提出了一杆很有分量的大家伙。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这是70年代用红木制作的大秤,

  能秤500斤,曾用来称毛竹、毛料,

  以前镇上过年的时候

  称猪用的就是这杆秤。

  10多年前,

  曾有做收藏的人开价1500元

  向董建章买这根秤,

  “我没舍得卖,

  大儿子也让我别卖,

  卖一根就少一根了。”

  年轻时曾走路挑担去过嘉兴、湖州...

  靠做杆秤撑起了五口之家

  董建章回忆起他30多岁的时候,

  曾挑着担走乡串巷上门做杆秤。

  去过湖州、嘉兴、桐乡等好多地方,

  “就从黄湖走路到嘉兴,

  一路走过去,晚上住旅馆,

  白天做秤、卖秤,

  卖卖1块8一杆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做3、4根。”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董建章还清楚地记得,

  那个年代肉卖7毛2一斤,

  大米1角1分8,

  油条3分钱一根。

  挑担出门做一趟秤,

  来回一般需要走上一个多月,

  能挣些辛苦钱。

  也有大客户特意找上门来买董家的秤,

  当年杭州茶叶试验厂里用的秤

  全部出自董家的杆秤铺子,

  现在回想起来,

  董建章仍然觉得很是自豪。

  说起以前的光景,

  董建章走乡串巷做秤,

  老婆在家操持带三个孩子,

  也是靠着这杆衡量天地的小小木秤

  董建章撑起了五口之家。

  余杭最后一个打秤人,

  “现在没人要做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现在还有人买秤吗?

  董建章说偶尔还是有的。

  在店里挂了满满一墙的

  “杆秤+铁盆”的黄金搭档套装,

  是店里的明星产品。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它用来干嘛呢?

  “山上采茶的时候称茶叶”

  董建章解释说。

  上山采茶的时候,

  电子秤抬上山不方便,

  有些用惯了杆秤的茶农

  还是坚持用杆秤,

  称茶叶不出错,带起来还方便。

  董建章坚持把铺子开着

  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给老顾客修秤,

  “一根秤用用几十年,

  现在有些也需要修一修,

  店不开了他们就修不不了了。”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听董建章说,

  过去鼎盛时期周边有三四家做秤,

  临平、瓶窑、塘栖都有,

  如今,他已经是

  余杭最后一个打秤人了。

  “现在都有养老保险好拿,

  他们就不做了,

  家里孩子也劝我上年纪就不要做了,

  我现在高兴做就做几杆,

  不高兴做就不做了

  做好的这些卖光了就算了。”

  家里两个儿子虽会这门手艺,

  但也都有各自的生意在做。

  眼看做秤手艺即将失传,

  董建章倒也释然,

  “我现在就觉得都是过日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过法。

  子女也都有自己的生计,

  做不做秤,有什么关系呢?”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现在董建章和老伴雪彩

  守着两家毗邻小店过过日子,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闲不下来,总想着做点什么,

  也是他们这一辈人的活法。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网友评论

  作为几十年前的称量工具

  很多年龄稍长的人都印象深刻

  当年菜场里也是人手标配

  不少网友都说:

  我家还有!

杭州老人拿出一件“宝贝”,年轻人惊了:真没见过!当年家家户户都有...

  来源:综合天天看余杭、网友评论

  杭州日报 诚意出品

[责任编辑:崔珍妮]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近年来,莆田市鲍鱼养殖加工产业已形成“科研—种苗—养殖—加工生产—国内外销售”的产业链,为鲍鱼出口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全市鲍鱼深加工出口企业达10多家。
18
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入推进“千企大走访”活动,不断优化“万事好通·益启企”政策,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全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18
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星、天仪34星、天仪35星、天仪42星、天仪45星、天仪46星共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7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17
当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当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17
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
1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