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坐高铁,最怕遇到谁?
相信不少人的答案是:
“熊孩子”
有人建议高铁应设置“儿童车厢”
那么,这能解决吵闹的问题吗?
儿童在高铁上吵闹时有发生
专家:儿童自制力及执行力不足所导致
8月14日,在北京的一列高铁上,一名3岁儿童因吵闹声音过大、持续时间长,被同车旅客劝说制止,不料却遭到孩子家长的怒怼和辱骂,甚至说出“我的孩子我管不好,我控制不了他。”
同日在广西柳州高铁上,一男孩多次用脚踹前排座椅,大声背乘法口诀的视频,引发热议。目击者表示,前排乘客和乘务员多次制止无效,家长始终无动于衷。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大声吵闹的行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云表示,这与孩子的生理发育有关。“童年时期,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执行力不足,比如在需要安静坐好的公共场合,孩子无法安静坐着,这可能并不是孩子故意的。”
鉴于儿童执行力功能不足情况较为普遍,朱云建议,公众对待这一阶段的孩子及其家长应尽量多些宽容和接纳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自制力及执行力方面会有很大提升。”
网友建议高铁上专设“儿童车厢”
这一方案是否可行?
有网友建议,为带孩子的家长设置一个专用的车厢。这一方案可行吗?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红昌认为,不同社会群体对于旅行途中的舒适、安静有着不同的需求,从而产生了对“静音车厢”“儿童车厢”“家庭包厢”等需求。因此,设立“儿童车厢”的建议,对铁路部门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运输人性化、精细化服务会起到促进作用。
2020年12月24日起,我国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受到各方好评。
李红昌说,铁路部门可借鉴“静音车厢”拓展出“儿童车厢”。“开设‘儿童车厢’也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只需要把高铁某几节车厢设置为‘非安静车厢’即可,并在旅客选择时给予一定提醒。”
而对于“儿童车厢”的定价问题,李红昌分析,“定价需要综合考虑铁路的市场性和公益性。若强调市场性,就可以制定差异化的价格;若强调公益性,则按照统一价格进行不同车厢的选择。当前看,还是比较适合采用统一定价的方式,以方便不同群体乘客的实际需要。”
综合:总台中国之声、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