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他“攀爬”了200多次珠峰!

2022-08-16 16:04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夏日的黄山,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山的高耸、水的灵动、云的变幻、松的秀美。在黄山的千峰竞秀、万壑争流间,有两位“中国好人”,他们一位常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练就了“飞檐走壁”的看家本领,另一位则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

  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背后是长时间的训练,技术与体能缺一不可。他们说,维护好景区的绿水青山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今天,一起来认识黄山之巅的守护者。

  25年,他“攀爬”了200多次珠穆朗玛峰

  暑假期间,安徽黄山风景区的山道上,游客们正在欣赏美景。而在一旁的悬崖峭壁之上,放绳工李培生正顶着烈日、身系绳索向上攀援。放绳工就像是“环卫工里的蜘蛛侠”,需要一边攀岩、一边捡垃圾。

25年,他“攀爬”了200多次珠峰!

  △ 李培生放绳捡拾悬崖下的垃圾

  半个小时的放绳工作结束,回到平地上的李培生从腰间解下垃圾袋,里面装着崖底捡到的矿泉水瓶、挂在崖壁松树上的塑料袋等。李培生对悬崖的特点,对自己的每个动作早已熟记于心。“很深的地方,比如十几米、二十几米,甚至上百米,就要通过绳索捡拾远处的垃圾。在悬崖峭壁上主要通过三点固定、手脚协调来运动上下,手要拉、脚要蹲,手脚并用。”

25年,他“攀爬”了200多次珠峰!

  △ 李培生在黄山天都峰放绳作业

  李培生今年48岁,在黄山风景区从事环卫放绳工作已有25年,平均每天要在悬崖放绳上下十余次。有人计算过,二十多年时间里,李培生放绳高度累计约等于攀爬了200多次珠穆朗玛峰。

25年,他“攀爬”了200多次珠峰!

  △ 黄山放绳工李培生

  李培生说,做这份工作,要胆大心细,要时刻注意安全。而这份工作的内容也不光是捡垃圾,有时游客的手机、钱包不小心掉落山崖,也需要李培生把它们捡起来。“在旅游高峰期特别是七八月份的时候,很多是家庭亲子游,看到我们放绳的时候,家长们就说,这种行动也能让孩子们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是用生命去保护环境的,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他以不变的初心

  守护迎客松的千年长青

  在黄山玉屏楼左侧,黄山的标志性景观迎客松屹立千年,不仅靠着它坚韧不拔的生长力,也离不开一代代守松人的精心呵护。

25年,他“攀爬”了200多次珠峰!

  △ 黄山迎客松

  今年42岁的胡晓春退伍后来到黄山风景区工作,是迎客松的第19代守松人,他坚守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巅,专职守护迎客松已有12个年头。“日常我们是每隔两个小时巡护一次,主要是对树体、主干、枝丫枝条、冠顶冠幅、支撑架、防雷系统,还有周边的系统性环境进行巡查。”

  在迎客松旁,有一个6平米的工作室,一张沙发、一个文件柜、一张桌椅、 一台电脑和一些迎客松监测工具,这就是胡晓春在黄山上的“家”。除了日常的巡护巡查,他每天撰写迎客松日记一篇,目前已写下70多本、超过100万字。

  胡晓春说:“如果无异常,我们就会在日记本上写‘无异常’。如果是大雪天气,我们要把雪量等数据记录好,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

25年,他“攀爬”了200多次珠峰!

  △ 胡晓春雪天守护迎客松

  最辛苦的就是遇到极端天气,大雪天里,胡晓春冒着夜里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定时对迎客松树冠进行抖雪,刮大风的时候要绑上安全绳在悬崖边对树枝进行固定。

  2012年的台风“海葵”让胡晓春印象颇为深刻:“总共是四天三晚,风力大、降雨大,站在树底下没有100斤的人几乎都要吹起来。当时雨下得特别大,穿了雨衣出去十分钟,全身都跟水浇的一样。”

25年,他“攀爬”了200多次珠峰!

  △ 胡晓春正在搬运守松工具

  无论是台风还是暴雪,迎客松在胡晓春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守护下,安然无恙。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迎客松下,无数的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作为“哨兵”,胡晓春还将继续在云海之间,守护这棵千年古松。

  记者丨王利 葛启文 孙玲娟 吴晶晶 汪娜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