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都说:外卖小哥这个行业卧虎藏龙,他们有的身怀绝技,不经意间技惊四座;有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做了好事也“深藏功与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深藏不露”的外卖小哥:郝章鹏和常泽林。
六星级骑手郝章鹏的送单日常
中午是外卖高峰期,不顾烈日炎炎,外卖小哥郝章鹏像往常一样开启了一天中最忙碌的送单工作。
郝章鹏今年21岁,河北邯郸人,18岁就参军入伍,因为父母和哥哥都在天津,所以,去年退伍之后,他选择来到天津,注册成为一名外卖小哥。
郝章鹏所在的站点位于南开区楚雄道,站里200多个人,外卖人员流动性很大,干了一年多的小郝是干得时间比较长的一名骑手,也是一位屡受好评的六星级骑手,面对客户各种要求,他几乎从不会拒绝。有一次,一位客户非让小郝将很重的米面粮油送到15楼,小郝到了之后才发现,这个社区的电梯必须是业主刷卡才能打开,于是他就爬楼梯上了十五层,累得气喘吁吁。但是,当他看到来开门的是一位拄着拐杖80多岁颤颤巍巍的老大爷,小郝一下子就释然了。此后他特别留意,但凡接到这位大爷的订单,就主动爬楼送上去。
(小郝给大爷送药)
作为外卖骑手,电动车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根据平台规定,外卖小哥在平台上接到的每一单可以挣5元,只要超时就会扣掉一块钱,也有被客户打差评的风险。但小郝却始终坚持认为:不能怕超时而去违反交通规则,要把安全和责任放在首位。有一次,小郝骑电动自行车不小心蹭到了路边停着的一辆汽车,虽然没有任何人看见这一幕,但小郝还是停下了送单的行程,主动承担责任。
“
车主当时没有在车上,我当时就跟我们的站长联系之后,把这些订单转送出去,其他人代送,然后我自己在楼下等车主来然后进行了赔付,因为这种报不了保险,赔了300块钱。
”
小郝一天大概送40单,挣200元,那天因为处理事故他也没再接单,这样的一次小小的意外,让他两天的辛苦付之东流,这件事之后,小郝骑车更加小心了。
送餐路上,顺便救个火
当年在部队的训练,练就了郝章鹏精瘦挺拔的体格和敏捷的身手,这些很快就派上了用场。6月的一天,在送餐途中,小郝突然发现路边的一家餐馆着火了,他赶紧停下来,跑到店里帮忙灭火。
餐馆的张老板说,那天多亏了小郝及时出现。
“
我们后厨着火了,当时几个女店员,她们不会用灭火器,刚好那个外卖小哥路过这儿,他就进来了,直接把那个灭火器打开,把火给灭了。也挺感谢这个小哥儿的,挺勇敢的。
”
小郝说,自己在部队时,灭火本领是其中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本领,身为一名退伍军人,这个时候一定要站出来保护群众。
因为救火,小郝耽误了送餐时间,好在客户并没有给差评。虽然外卖工作很辛苦,但郝章鹏并不想把它当成一个过渡性的职业,他还想继续做下去,因为在他看来,这个职业同样能体现自身价值。
“
现在我们外卖行业晋升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因为我在这边待的时间比较长,这些站长包括经理,都是从骑手一步步走上去,参军入伍之后,对这份工作又有重新的认识,我们又可以把它想象成继续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继续发光。但是,当危险来临的那一刻,一定会站出来!
”
“救火英雄”常泽林
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就会挺身而出!在滨海新区大港也有一位这样的外卖小哥,他的名字叫常泽林。2019年12月22日中午,重阳里小区4号居民楼1单元2楼一户人家的阳台窗户浓烟滚滚,足有一米高的火光正向外蹿,火势迅猛。常泽林送外卖正好路过,就赶紧停下来帮忙,得知屋里可能有人,情急之下,常泽林手脚并用,从外面阳台上爬上了楼。
(当时围观的群众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惊险一幕)
到了屋里,常泽林才发现,卧室里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他扶着大爷躲避到安全地带,并与赶来的小区物业人员和附近居民一起灭火。很快,火被扑灭了,这时人们才突然发现,刚才的那个身手矫健的“救火英雄”早已不见了踪影。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外卖小哥已经在赶去送单的路上了。而常泽林却说“这个事我就换了谁看见都会一样上去的,当时没顾虑那么多。”
外卖小哥常泽林一连串救火救人动作勇敢冷静机智令大家纷纷点赞,2020年,1月23日,滨海新区见义勇为协会给常泽林颁发见义勇为证书和奖金。
从外卖小哥到运营副站长,也得经常“灭火”
当年救火时,常泽林22岁,从事外卖工作才半年时间,现在,干了三年的他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大港外卖站点的运营副站长。他现在的每天的工作是时刻盯着后台数据,随时和骑手、商家、客户电话沟通联系。
(高峰期,经常同时有50多个人给常泽林打电话)
可能遇到的状况一:定位不准,骑手送到定位发现位置不对,需要立刻调整;状况二:商家卡餐,即商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出餐,需要立刻和客户沟通,解释说明,尽量不要让客户退款,客户一旦退款,骑手就有可能收到处罚。
客户的每一次差评会影响骑手的星级,客户的每一次退单,骑手将可能遭到处罚,处理时必须慎之又慎。由于24小时都可能有客户订餐、下单卖药,为了随时满足各种配送服务,常泽林他们也需要经常上夜班,倒通宵班。
如今,作为一名资深的外卖工作人员,常泽林更加深刻体会到,外卖行业归根结底是一个服务行业,要尽力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才是自己的宗旨。
“
现在的工作,对我各方面又是一个历练,做骑手时,每天只管好自己就行了,做管理,每天要协调很多很多的事情,关键是要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毕竟订单一有异常,客户也好,骑手也好,其实心情都是不好的,我们在中间协调,就是要转化这种负面情绪,其实也是灭火,让大家都消消气,理解一下对方。其实,没有一个外卖骑手是想超时的,希望大家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
”
结语
在郝章鹏和常泽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外卖小哥的影子,他们不怕辛苦,为家人无私付出,对陌生人主动伸出援手,在危难中敢于担当。虽然他们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他们身上却闪烁着温暖动人的光芒。也许送外卖起初只是一个临时的工作选择,但都成为他们在社会自立自足的起点。
数据显示,在我国,外卖骑手数量已经达到700万人。“饿了么”曾经做过调查:在谈到未来规划时,43%的骑手希望一边送外卖,一边寻找留在这座城市的其他工作机会,8%的骑手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美团”则推出了“站长培养计划”,越来越多骑手晋升站长等管理岗位。外卖骑手作为“灵活就业”新职业,正在为越来越多的骑手发展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甚至可以成为他们长期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们也祝愿像郝章鹏、常泽林这样优秀的外卖小哥,通过历练而成长,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
想听见义勇为外卖小哥的故事?敬请收听交通广播明天(8月14日本周日)7点的《新闻早班车》节目。每周末,《听,天津好司机的故事》专栏都将在天津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和《新闻早班车》节目推出。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END·
记者 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