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诠释铮铮誓言——追记西安因公牺牲的民警刘国强

2022-08-12 10:29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客户端西安8月12日电(记者李浩、姚友明)“你赶紧休息,我去监室巡视!”这是刘国强生前和同事们说的最后一句话。几个小时之后,已连续10天坚守岗位没回家的刘国强,永远离开了和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们。

  8月9日凌晨4时许,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监管大队副大队长刘国强在值班期间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7时35分,经抢救无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长期以来,看守所内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复杂,特别是疫情防控以来,刘国强作为副大队长,分管所内医疗卫生、防疫和投劳工作。他身先士卒,时刻紧绷“监所安全无小事”这根弦,长期昼夜颠倒,每天还要坚持对在押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摸排,并积极对接医疗部门,及时送医治疗。

  “为了减轻大队其他民警的工作压力,他主动请缨,负责了两个重要监室在押人员的管教工作,经常主动和在押人员谈心谈话,认真细致开展犯罪深挖和思想转化工作。” 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监管大队大队长魏驰说。

  在监管工作中,刘国强常能用真情感化在押人员。今年7月,一名身患艾滋病的在押人员赵某在离开监所时,向刘国强流泪道谢。赵某说,是刘国强的一次次耐心谈话,让他决心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每位同事都能说出不少刘国强感化在押人员的故事,自掏腰包给在押人员购买衣物和生活用品,亲自开车送刑满释放人员到车站并购买车票……对家人“抠门”的刘国强,对在押人员却很“大方”。

  “就在他去世前还在梳理近期患病在押人员的情况。”在同事马志超心里,刘国强是一位正直有担当的“拼命三郎”,他在派出所分管户籍工作,把户籍窗口管理得井井有条;在监所时,他心里始终装着监所安全和在押人员的感化教育……

  由于刘国强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总是对家人心存愧疚。2020年12月,刘国强的父亲因病住院,刚做完手术不久,刘国强便接到去未央北检查站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他二话不说叫来弟弟照顾父亲,立即赶回工作岗位,直到父亲出院也没顾得上再去看望一次。2022年除夕夜,他再一次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工作岗位上迎接新年的到来。

  从警18年,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刘国强始终坚守为民初心。疫情防控中,他无惧个人安危,冲锋在抗疫一线;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他用正义守护百姓平安,用真情感化在押人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入警时的铮铮誓言。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