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文物为何“奇奇怪怪”?

2022-08-11 16:48来源: 扬子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些年发现的文物遗址中,三星堆无疑是热度最高的。无论是人头鸟身的雕像,还是宽鼻巨目的青铜人像,看起来略显“奇怪”的造型,实在与众不同,给围观者留下了不少遐想空间。它们到底在何时诞生,又是由何人所为……这些问题一直布满谜团,甚至还出现了“外星文明”的离奇解释。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新著《三星堆之惑》发布,他从中采撷出10个疑惑点,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三星堆,一窥其间已知或未知的奥秘。

  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许宏告诉记者,三星堆带给人类的冲击,其实不在于我们发掘到了这批文物,更在于认识论上,“它让我们再次意识到,人类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要更多,永远不要寄希望于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惑’的存在,会让我们用复杂化的思维去看待复杂的过去和当下,而这正是考古的魅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

  跨域围观,不远不近地考古历史

  继1986年首次发现三星堆遗址两个填满宝藏的器物坑后,近年,考古工作者又在这两个坑之间发现了密集分布的另外6个器物坑,一时在学界和公众中引发轰动。围绕三星堆引发出种种纠葛和困惑,学者有意无意地混着说,公众囫囵吞枣地混着听,导致迷雾重重,混沌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抱着“跨域围观”的心态,开始考究迷雾笼罩下的三星堆遗址。他1999-2019年任二里头考古队队长,主持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的钻探与发掘。

  从中原到蜀地,许宏自言这是一本没有直接参与三星堆遗址发掘的人写的书,具有“围观”看热闹的性质。但是不远不近的角度,也给了他最宜的观史角度。无论看景、识人还是观史,都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感,远了有说不出门道的风险,近了又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关于三星堆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说。在本书中,他从林林总总的说法里,整合出10个亟须回答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不敢说解惑,更多的是提出疑惑之处,梳理疑惑的由来。”随着三星堆遗址这批发掘资料的全面公布,又一个研究热潮即将掀起。

  “奇奇怪怪”,是我们给它们的标签

  前些年考古学算是一门象牙塔的学科,大家谈及考古都是带着“小众”的标签,“看似好像跟国计民生没有太多关系,谁会关心?”就连许宏自己都说,完全不了解考古,也一点都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然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从重视温饱问题转向重视文化需求,考古愈来愈受到关注。

  考古遗址也跻身于大众关心的视野领域。三星堆就是这样的代表,“奇奇怪怪”的出土文物,令人眼花缭乱,剪不断理还乱,仍是人们对三星堆器物坑展开大讨论的感受。在许宏看来,三星堆打破了大众传统的思维定式,是它能受到高度关注的最大原因。人对自己不太熟悉的东西会感到好奇,三星堆出土的面具、神像造型奇特,具有极大视觉冲击力,吸引着大众围观。

  在美学价值上,三星堆证明了多元文化存在的魅力,“中华文化流动延续,漫天星斗,月明星稀。中原文明如同黑夜里的一轮明月,衬得其它星星比较暗淡,但那些星星还是存在的,三星堆就是那片时空中的一颗星星。”

  大家比较熟悉的古代文明遗址,包括二里头和殷墟等,出土文物基本上都在我们对古代认识的既定框架里,但三星堆不走寻常路,“中国大西南居然出了一批没有被文献记载过、看起来比较‘怪异’的文物!”

  实质上,这不该是奇怪的。许宏说,“奇怪”“夸张”等词是当代的我们给予三星堆的标签。觉得奇怪是由于“不熟悉”。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古代人也是充满想象力的一群人,“千万不要低估先人的文化交流和创造能力,我们只能靠思考来揣度他们,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他们。”

  文化流动,回答过去没有标准答案

  对三星堆文化的学术史考察中,可以看出学术认知在学者所处机构和地域间的差异。在三星堆遗址两个器物坑发现之前,关于三星堆遗址的定名与范围等认识是模糊和不一致的,提法和口径都是在新发现之后加以整合的。

  围绕三星堆提出的这些“惑”,许宏认为,除了发现的或然性、遗存的匮乏与碎片化外,“惑”恐怕还是要归因于我们人类的“视野狭隘”。“套中人”超脱不了这些限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与过去的世界靠得越近,迷惑越多。所以不要想着通过一本书的阅读,对三星堆彻底解惑,或者有一个标准式的答案。”

  6个新祭祀坑的发现,让我们知道了早先发掘的两个坑,还只是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一部分,许多问题要重新考虑。也使得考古学家开始突破秦灭巴蜀之前古蜀为蛮荒之地的刻板认识,开始重新审视遗址中一些原来并不被重视的现象,开始去做以前都不会想着要去做的事情。

  “考古是一门残酷的学问,它在时时地完善、订正甚至颠覆我们的既有认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知当时的真相,但仍然要怀着最大限度迫近历史真实的执着。”这是在教授考古学课程时,许宏最爱对学生说的一句话。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