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暴雨!高温!极端天气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小

2022-08-08 13:16来源: 经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轮番上演,极端天气渐有常态化趋势。2020年,大西洋飓风数量创下新纪录,其中11月份中美洲史无前例地出现了连续的4级飓风。2021年,北美多地出现罕见高温天气,当年7月份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一个月,欧洲遭遇了创纪录的暴雨袭击和洪涝灾害。今年夏天,整个北半球都遭到异常高温天气袭击,欧洲热浪爆发一周就导致1000多人遇难,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英国更是发布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极端高温”红色预警。

  造成极端天气的因素有很多,长期的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的主要推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年8月份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报告还明确指出,自1750年左右,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无疑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更需警惕的是,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加剧,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和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加。

飓风!暴雨!高温!极端天气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小

  8月2日,一名男孩在意大利罗马西班牙广场的喷泉玩水。金马梦妮摄(新华社)

  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均构成长期威胁,既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也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在《2000—2019年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报告中指出,2000年至2019年,全球共发生7348起重大灾害,42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约2.9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超1980年至1999年间的4212起重大自然灾害。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此外,财富和人口的增长也是导致损失增加的原因。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首先,极端气候事件对不同经济部门、不同国家造成的经济影响存在差别,可能加剧不平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者所罗门·项评估了1970年至2006年极端气温和飓风对28个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经济效应发现,不同经济部门所受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采矿业和公共设施部门因飓风损失惨重,建筑业却在飓风过后出现显著增长,因为灾后重建使其获利。另外,很多研究发现,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极端气候事件对其经济的影响会更大,因为这些国家应对手段和资源相对有限,因此气候变化加剧了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其次,极端气候事件对经济的影响会产生累积,严重制约受灾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所罗门·项和美国芝加哥大学阿米尔·吉娜两位学者的研究表明,飓风的侵袭将降低受灾国经济增长率,且这种影响会随时间延长而不断累积。例如,菲律宾易受极端天气影响,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率下降幅度达7.28%。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梅利莎·戴尔等人基于1950年至2005年全球125个国家的大量数据发现,气温变化不仅影响收入的绝对水平,还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率,使得气候冲击对经济增长率的微小影响不断积累,从而长期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飓风!暴雨!高温!极端天气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小

  7月18日,人们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公园内纳凉。(新华社发)

  此外,极端气候事件存在放大效应,通过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等渠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放大。去年9月份,世界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能源危机。欧美天然气、动力煤、原油等能源品价格纷纷涨至历史高位,不仅如此,能源价格的上涨,还大幅推升了欧美电力价格,进一步加剧能源危机冲击。造成此次危机的导火索就包括极端天气拖累欧洲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导致对传统能源发电的需求激增,能源的供需缺口急剧扩大,促使能源价格上升并外溢到世界其他地区。欧洲从2021年初开始,长时间出现超高压异常天气,海上风速大幅下降,风力发电量随之骤降。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阿马拉辛赫·佩里尔等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高度依赖于天气条件,使得可靠性和稳定性面临挑战,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下降16%。

  碳中和是全球大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势在必行,现如今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覆盖全球88%的碳排放、90%的GDP和85%的人口。包括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或国家战略。气候变化已经不是未来的威胁,而是现实的危机。极端天气频发说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在发生,因此适应气候变化也是紧迫且必不可少的应对措施。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承载力脆弱地区应对能力的提升,并大力推广农业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和巨灾保险等金融工具,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风险分担能力。

  经济日报(作者胡彬,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原标题《极端天气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小》

  监制/乔申颖

[责任编辑:侯甜]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7月22日,农民在江苏省兴化市垛田街道高家荡村的田间浇水(无人机照片)。当日是大暑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间地头。当日是大暑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间地头。
23
为解决少年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浙江省杭州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发挥阵地优势,汇集各方资源,推出红色教育、非遗传承、公益课堂、特色研学等系列暑期专题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党群服务中心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2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