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时,今天的客流量现在已经要到20万人次了。”日前,在哈尔滨地铁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值班主任赵树刚指着大屏幕告诉记者。
2021年9月、11月,地铁2号线和3号线东南半环相继开通运营后,哈尔滨地铁形成线网运营,这是线网运营第一次迎接夏季模式。服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世界5G大会、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黑龙江省运动会等活动,满足市民、游客绿色出行的需求,地铁集团聚焦提升服务标准,用心打造服务品牌,推出了优惠票价、延长运营时间等优质服务。
地铁线网客流屡创新高,达72.98万人次
通过大数据对比分析,线网客流量是逐月递增的。地铁线网5月份客流量为日均36万人次,6月份增加到日均54万人次,7月份达到日均62万人次。
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不仅可以看到哈尔滨地铁实时客流数据,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客流情况。
值班主任赵树刚说,地铁运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高低峰,调整上线列车数量,最大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同时,还实现了节能减排。
8月1日地铁线网客流为68.55万人次,创下了新高。仅仅三天,在8月5日记者截稿时获悉,数据又更新了:8月4日地铁线网又破纪录,达到日客流量72.98万人次。
推出乘车优惠票,满足乘客多种需求
今年,哈尔滨地铁连续多次推出优惠票价活动,获得了乘车族的欢迎,每期优惠票一经推出,即迅速售罄。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票务部部长助理刘宇博说,从今年5月到7月,哈尔滨地铁陆续推出了电子单月票、联名记次票,更好地满足长期、长途乘客的需求。
电子单月票是为了满足长期通勤上班市民的需求,一个月内不限次数、不限里程;
记次票是为了满足长距离乘客的需求,80元可乘30次。
服务市民休闲,中央大街站客流达7万人次
与原来仅有一条地铁线路相比,哈尔滨地铁线网乘车的非通勤人群超过了通勤上下班的市民,出门休闲、游玩乘客的比例增加。
数据显示:晴朗的夏日里,地铁客流量屡创新高。其中,地铁2号线沿途景点、景区多,客流量增长更加明显,像中央大街站、太阳岛站节假日客流更多,7月份,中央大街站周末日客流达到3万人次,而工作日则是2.2万多人次。最新数据,8月4日,中央大街站客流量达到7万人次。
外地乘客数量增加。6月份起,哈尔滨站、哈尔滨西站等几个火车站的地铁口,客流量显著增长。仅以8月1日为例,哈尔滨西站地铁站进站客流超过了1.5万人次,哈尔滨站地铁站进站客流也达到1.3万人次左右,而6月份之前,都不足1万人次。
运营时间延长,再不用担心坐不上末班车了
为了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繁荣哈尔滨夜经济,哈尔滨地铁线线网延长了运营时间。
自2021年11月26日地铁3号线东南半环开通起,线网运营时间正式延至22:30时,不分夏季和冬季时间。
全线的末班车为22:30时从两端对开,最后的收车时间超过了23时,满足了休闲人群的出行。
延时后的地铁上,一家老少出行,去中央大街、去逛夜市、去江畔乘凉……回家再也不用担心坐不上末班车了。
哈尔滨地铁第三运营分公司客运车间区域站长房晓婷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高峰时段,地铁站内会加派志愿者,帮助乘客尽快购票进站。车站根据运行计划随时发布通告,方便乘客查看。同时,结合创建文明城市要求,车站还准备了医药箱、轮椅等便民物品。
助力经济文化旅游活动,地铁线网提前谋划
形成线网运营后,哈尔滨地铁为哈尔滨经济发展,包括各种文化、旅游、经贸等活动提供助力,为参与活动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环保、有序、舒适的绿色出行模式。
比如,为了更好地服务2022年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地铁集团提早谋划了细致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科学合理安排保障措施,分别对客流特点(以太阳岛站为例)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措施。
活动期间,如遇突发大客流,将根据大客流疏散应急预案等,与交通部门配合,组织公交接驳。
太阳岛站区域副站长孙丽怡介绍,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活动期间,该站安排增援站务人员42人、增援安保安检人员30人,共72人,负责引导乘客进出站和进站安检工作。另外要求物业公司活动当日安排保洁增援,对车站站内卫生、车站卫生间清洁工作做重点保障。活动期间布置45人在站内固定点位进行疏导。为防止大量乘客进出车站产生滑倒的情况,太阳岛站还将2、3号口通道内的单排防滑地毯变成双排;将B端出站闸机前地面全部铺上防滑地毯。
市民假日休闲,外地客人来哈避暑、参会,哈尔滨地铁不断为来到冰城夏都的国内外乘客提供优质服务,坐地铁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方式。
冰城+客户端
耿占东 记者 董艳春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