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健康饮食+运动 身体反而更脆弱了?

2022-08-05 09:59来源: 北京青年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有个女孩对我说:我最近两年以来特别注意健康生活。不仅把高油高盐的食物全部戒掉了,吃肉也减少了,至少两顿吃杂粮,而且每天都有氧运动一个小时,再加上肌肉运动半个小时。但是,感觉身体好像是越来越差了,经常感觉疲惫不堪。晚上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头昏脑涨没精神。下班回家就想赶紧躺床上睡会儿,有点精神了就再去运动,但好像体力越来越差,抵抗力也不行了。比以前容易感冒,小伤口好得也慢了。

  还有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运动的时候,身体变轻盈了,睡眠质量提升了,白天也更有精神了。但持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状态反而逐渐变差。无论是精力,还是脸色,都不如开始运动的时候了。

为什么健康饮食+运动 身体反而更脆弱了?

  少吃多运动?小心营养跟不上

  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营养跟不上。比如上面说的这位女士,自以为吃得健康,其实每天才摄入一千五六百千卡的热量,还达不到轻体力活动女性的标准,等于是天天吃减肥餐。而她的运动量却过大了,每天又多消耗了四五百千卡的热量。

  她体重在正常范围中,根本不需要减重,却成年累月“少吃多运动”。结果是“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日子久了,身体过度消耗,自然就扛不住了。

  也有些朋友,因为使用了运动 APP,每天都追求破纪录。走了一万步,就想要两万步;前几天创出了3公里最好成绩,今天又想创个5公里最好成绩……天天和自己较劲,体力消耗越来越大,又没有运动员营养餐来支持,也会造成身体状态的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普通健康人每周中强度运动150分钟就可以了。每天30分钟,每周5次,或者每次50分钟,每周3次,并没有推荐每个人每天运动两个小时。即便真的体重过重要减肥,每天运动1-2小时也就可以了。

  当然,具体到每个人,运动多长时间,多大强度是最合适的,还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体能好,食欲好,睡眠足,可以承受很大的运动量;也有些人本来体弱,消化吸收能力跟不上,或者工作劳累,休息不足,还要勉力运动,身体就日益透支,逐渐变弱。

  一些特别自律的人,明明熬夜工作、疲惫不堪,还要在健身房里完成自己的训练计划。我们恐怕不止一次地听说,有人在跑步时猝死,也有人在健身房里离世,这都是不顾身体状况过度运动的后果。即便没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在疲劳状态下勉力运动,也很容易出现各种运动伤害的情况,得不偿失。特别是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过度运动可以说是一种伤身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发现,假期好好睡觉,好好吃饭,身体反而变紧实了。

  饿着肚子高强度运动 癌症风险没有降低

  可能很多人认为,运动至少会帮助改善血糖控制,强度越高,效果越好。其实不一定。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让受试者在 4 周时间中,前三周逐渐加量,每周分别做 36 分钟、90 分钟、152 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运动。第四周降低到 52 分钟。同时,对他们进行血糖监测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

  结果发现,第一周和第二周,各项指标有改善;但在第三周反而指标变差,到第四周运动减量,仍然无法完全恢复到此前的好状态。不仅线粒体功能下降,而且糖耐量受损。

  也就是说,过量运动不仅不能改善血糖,甚至还会损害血糖控制能力。如果没有循序渐进地运动,而是突然增大运动量,之后往往会出现身体状况恶化,血糖水平失控的情况。工作过度疲劳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还有研究数据表明,虽然多吃不运动不利于癌症预防,但少吃加高强度运动,和吃适当的量加高强度运动相比,癌症风险没有降低,反有轻微提升。所以,饿着肚子高强度运动并不利于疾病预防。

  必要时应当去医院“运动营养门诊”就诊

  同样我们可以理解,对减肥的人来说也一样。过度运动不仅不能瘦身,反而让身体感觉疲惫,损失肌肉,脂肪分解能力下降。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运动基础不同,代谢能力不同。对别人合适的量,不等于对你也合适。所以,一定要听从身体的声音,随时进行调整,不要拘泥于运动手环上的各种数字,状态不好的时候就暂时休息两天,不要想天天创出新纪录。

  所以,运动务必要注意循序渐进,灵活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晚上睡眠质量提升、第二天感觉精神饱满为准。运动后要及时补充营养,在饥饿、疲劳、失眠的状态下,不要过度运动,而是先好好休息,等到精力有所恢复时再开始运动。如果已经出现了过度运动造成的不良反应,可以去医院的运动营养门诊求诊。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应当适度减少运动量,增加营养,养护肠胃,增加休息时间。养护一段时间后,等身体有所恢复,再把运动量维持在一个身体感觉舒服的水平上。

  文/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 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眼下,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南台镇农民在收获水飞蓟后,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大豆。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水飞蓟素具有解毒护肝的功效,常用于肝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09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近年来,对口援疆省市持续选派大量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08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08
7月6日凌晨,在邵永高铁跨S236省道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五局工人进行连续梁合龙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跨S236省道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着邵永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07
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
07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雌性藏羚羊,会到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仔,结束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雌性藏羚羊,会到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仔,结束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
07
题:国家力量 血脉亲情——香港各界高度评价海军山东舰编队访问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在社交平台介绍,他在山东舰上参观了滑跃甲板、拦阻索、舰载战斗机、舰载直升机等。
0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