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灯”为生肉、水果“美颜”?记者超市走访有发现

2022-08-04 13:14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你留意过有些超市和市场

  使用的LED灯吗

  不少消费者戏称

  简直成了果蔬和肉类等

  生鲜食材的“美颜神器”

  那使用“生鲜灯”是否会误导消费者

  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呢?

  近日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

  实地采访调查

  消费者吐槽

  食材“美颜”靠打灯

  记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廊坊市等地部分超市走访发现,超市里的采光光源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荧光灯,主要用在商品陈列区之间的通行区域;

  而在商品陈列区,则普遍使用了一种圆柱状黑色灯罩的LED灯。

  在LED灯和普通荧光灯下

  生肉类商品有什么“变化”呢

  8月2日,石家庄市育才街一家超市

  生肉类商品货柜附近的LED灯

  排列十分紧密

  约5米长的货柜上方

  至少布置了12盏灯

  LED灯下

  玻璃货柜中的生肉显得十分红润

  通行区的荧光灯下

  原本红润的猪肉变成了淡粉色

  有些部位则稍稍显现出

  轻微失水后的干燥

  记者留心观察LED灯,发现围绕中间的发光管,黑色灯罩内布满了白色的小灯珠。尽管光线看起来都是耀眼的白色,但在不同商品区域营造的视觉效果却不同:

  水果和糕点区域,灯光照射的区域呈暖黄色;

  生肉和肉制品区域呈艳红色;

  水产品区域光线明显偏冷偏蓝。

  廊坊市广阳区爱民东道附近的李桑园农贸市场

  不少生肉摊上都悬挂着

  一种圆形灯罩LED灯

  小灯珠更密集

  灯光照射下肉质显得很新鲜

  采访中,消费者吐槽:

  @正在石家庄东风路一家超市购物的消费者李老先生:“有些看起来很新鲜的肉,拿回家就变了个颜色,看起来就是没有买的时候那么好看。”

  @廊坊消费者沈女士:“简直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不仅是肉类,一些价格较高的有机蔬菜、刚上市水果也一样,,拿回家后就仿佛‘卸了妆’。”

  还有不少消费者质疑:“灯照耀下很难分辨菜和肉是不是新鲜,这是不是也是在欺骗消费者。”

  2

  记者调查

  “生鲜灯”使用有待规范

  记者登录多家电商平台,发现这种专用于超市照明的LED灯,有的叫作工程灯,有的叫超市轨道灯,但更多的则标称为超市“生鲜灯”,其功能主要是采光照明和“美化”商品。

  这些“生鲜灯”的价格大多在百元以内,有些售灯商家不仅宣称“好卖相,才会有好生意”,还提供了产品使用前后鲜明的效果对比图以及具体的用灯指导。

  如淡红光源用于鲜肉类,暖黄光源用于熟食、糕点和水果,绿光源用于蔬菜,蓝光源用于海鲜,这些颜色的光主要用于“提色”,而“白光”等中性光源则用于干货区,主要用于“提亮”。

  @买家“嘚嘚了哥德哥”评价称:“这种灯的确能‘遮丑’,用和不用效果确实不一样。”

  @廊坊市李桑园菜市场肉类产品摊主付女士说:大家都用,如果我不用就可能没人气、很吃亏。毕竟我卖的肉也都是经过检验检疫的,不存在变质之类的问题。

  石家庄某大型超市一位不愿具名的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超市的选址都是地下或半地下,照明采光十分重要,光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用电量相对较低、照明热量相对较少的LED灯,自然成了首选。

  同时,很多超市和生鲜市场的“生鲜灯”都是建设管理方安装的,也是为了照明和美观。至于说它可能让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产生错觉,这并非经营者的初衷本意。

  记者从河北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了解到,目前行业内对“生鲜灯”缺乏对应的标准和设计规范,不同厂家在照度、亮度、色温、显色指数等指标上没有统一规范。但从技术层面来说,经过选用合格材料,调整不同光色灯珠的配比,是可以得到相对自然真实的光照效果的。

  3

  消费提醒

  避免光源误导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晓蒙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生鲜灯”本身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散发热量较小,对于食物腐败速率的影响也比较小。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生鲜灯”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现行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关规定禁止使用这类光源对生鲜食品进行照明。不过仍有些不法商家利用“生鲜灯”营造“虚假”的美观,让消费者对已经不新鲜的商品产生“新鲜”的错觉。

  如何避开“生鲜灯”对不新鲜食品的“美颜”误导,消费者应将商品拿到自然光源或日光灯下辨别,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新鲜的肉类拿到自然光或日光灯下查看时,猪肉的肌肉应呈红色或淡红色并有较鲜艳的光泽,脂肪洁白;牛羊肉肌肉呈鲜红色,脂肪为淡黄色。

  如果肌肉颜色变深、无光泽,或是变成灰色或灰绿色,甚至出现白色或黑色斑点时,说明新鲜度较差。

  ② 在可确保触摸前后手部有办法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可以用手指轻轻触摸肉质,如果表面粘手甚至拉丝,手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或不能完全恢复,弹性差,就说明不新鲜。

  同时,肉类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后会产生氨类物质,如果闻到有氨味等腐臭异味时,无论灯光下颜色有多鲜,都不要购买。

  ③ 果蔬类产品同样也需要拿到其他光源下查看,如果发现叶菜颜色发黄打蔫儿、果菜干瘪无光泽,则说明不够新鲜。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