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2022-07-29 08:38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是视觉动物,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

  但最近一段时间,

  “丑东西”逆势而上,

  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甘肃博物馆文创丑玩偶“马踏飞燕”出圈,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菜狗”、“绿头鱼”头套、鸡爪袜受追捧,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这届年轻人为何偏爱丑东西#话题登上热搜。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豆瓣上有个“丑东西保护协会”的小组,

  最近一段时间

  互联网对“丑”的接纳度正在上升。

  小组成员在社区分享偶遇的丑物件,

  幽默且略带自嘲地点评一番,

  歧视?嘲笑?自卑?在这里不存在。

  包容开放氛围,

  吸引了23.7万人加入。

  “寻丑”:

  发现生活之趣 感受生活之暖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

  丑的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

  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

  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

  这句话在“丑东西保护协会”小组身上,

  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位组员告诉记者:

  一些丑萌丑萌的东西,

  第一眼看了很奇怪,

  然后越看越上头,

  莫名其妙觉得好笑,

  心想怎么会有这样的物件,

  会带来快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分享出来引起共鸣,

  更有成就感。

  之后再面对丑东西,

  情绪不总是消极的,

  心态会放松很多。

  比如,有人晒出一双奇奇怪怪的鞋 @浪浪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或者在街边偶遇美人鱼 豆瓣用户 @鱼块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如果被吓到就赶紧吃块蛋糕 豆瓣用户 @请叫我扎志妮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或者买一件大衣放松一下,毕竟还可以打地鼠 豆瓣用户@浊酒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惊到小猫都眉头紧锁 豆瓣用户@️小麦山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丑东西们聚集在一起,

  快乐欢愉,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

  一位组员这样说。

  审美是非常个性化的评判,

  美与丑并不绝对。

  一些丑物件在这里被晒出来后,

  非但没有被嫌弃,

  还找到了伯乐。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豆瓣用户@天南海北吃瓜号

  发帖者觉得这件衣服的图案是“精神污染”。

  但在其他人眼里就是

  “有个性”、“够特别”“很有艺术感”……

  甚至有人求链接。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有组员因为自己肢体异样,

  感到困惑、甚至自卑。

  在小组里分享了自己的“不完美”后,

  收到很多开导的跟帖,

  还有“对症下药”的指点。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豆瓣用户@蜂蜜芥末懒羊羊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本是“晒丑”而来,

  却在这里治愈了心病。

  他们开始接纳自己身体上的小缺陷,

  与自己达成和解。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豆瓣用户@生菜包包

  有个组员和妈妈吵架后,

  妈妈换上了“丑”床品,

  她更生气了。

  但有条评论提醒说,

  “这也许是妈妈觉得漂亮的床品

  说不定是为了道歉。”

  就这样,组员的心情好了很多。

  莫忽视代际审美差异、

  尽可能理解他人的审美,

  是这个小组提供快乐价值的同时,

  给组员们提供的正面“情绪价值”。

  “论丑”:

  生活需要“转念一想”

  爱美本是人之天性,

  丑的东西往往被人嫌弃、厌恶、压抑,

  按照常理,避之不及。

  可一段时间以来,

  在互联网平台上,

  充斥着滤镜过度美化现象。

  对美的标准,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趋于统一。

  久而久之,千篇一律的“美”,

  让人感到疲倦。

  审美该有标准化、数据化的标尺吗?

  没有达到标准化的美,就该自我否定吗?

  网友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们宁愿看到生活中“有瑕疵的真”,

  也不愿意看到“完美的假”。

  丑不一定是美的对立面,

  也可以是美的一部分。

  “丑东西保护协会”的组长“银色暖气管道”

  告诉央视网记者:

  美的事物本身就很容易被大家喜爱。

  丑东西也想要被人爱、被人欣赏。

  比如长得丑一点的蔬菜,

  其实口味很好吃,

  长得丑的小动物,

  说不定性格可爱。

  很多丑东西可能只是不够耀眼,

  但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优点。

  小组的成立的初衷,

  是为了提醒大家,

  不要忽略生活中黯淡的部分,

  可以多一个视角来看待世界。

  在吐槽的时候,

  不要简单化评判美与丑,

  要有“转念一想”的态度,

  这样会更包容。

糟了!对“丑东西”心动了

  受“颜值即正义”观念的影响,

  一些人被外貌焦虑裹挟。

  “丑东西保护协会”用相反的理念,

  尝试着给他们松绑。

  “银色暖气管道”表示,

  生活中存在贩卖“美”的焦虑,

  这会让大众用狭隘的视角来看待“美”,

  其实“美”应该是多元的。

  希望让大家包容看待“美”这个概念。

  倡导保护“丑”东西,

  也是倡导审美多元,

  消解一些美的禁锢,

  以及追求禁锢之美而带来的个人偏狭的痛苦。

  “追丑”:

  美丑可以互换 切莫失去底线

  “丑并不是恶,

  审丑也不是审恶,

  社会上流行的审丑现象,

  我们用不着忧心忡忡,

  更不用上纲上线,

  平常心对待即可。

  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包容和尊重多样性的。”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春教授

  告诉央视网记者。

  他表示,

  审美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欲求。

  一般来说,

  和谐是美,畸形是丑;

  对称是美,不对称是丑。

  不过由于人类对新异刺激的兴趣,

  美的东西千篇一律且长时间作用于我们的感官,

  易引起审美疲劳,

  这时候一些平时被认为不美的东西,

  反而能唤起人的良好体验而产生美感。

  而且由于文化、

  观察视角和个体经验的影响,

  人们对美的体验本来就有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表现在对美丑的判断上,

  经常会缺乏统一的标准。

  人们通过把有缺陷的事物赋予美的意义,

  从而确立和保护自我价值。

  这样容易被特定群体接纳,

  满足个体的归属需要。

  一个丑物件的背后,

  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也有一些人努力创新的尝试。

  尽管有些归于失败,

  但一些“鬼点子”火花,

  或许能在下一次,

  帮他们“杀出一条血路”。

  “丑”终究只是生活中的点缀,

  不会成为霸屏主流,

  能够留下什么,

  关键要看传递出什么价值。

  为了迎合市场突破底线,

  博取廉价的流量,

  狂欢式大批量制作、传播丑陋物品,

  为出丑而出丑,

  这就毫无价值可言。

  大众也需要分辨清楚,

  哪些是善意的表达,

  哪些是恶意的滋扰。

  生活需要挖掘更多美的东西。

  在包容的公共话语空间中,

  “不完美”也可以被温情接纳,

  这才是美好生活的意义所在。

  你喜欢过哪些“丑东西”,

  评论区聊聊看!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13
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
13
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
13
9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
1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12
9月11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格更召嘎查田间收割青贮玉米(无人机照片)。秋日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12
9月10日拍摄的四川彭州湔江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勇 摄)  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入选的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公议沟、三家店等五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
11
在总结“十四五”找矿突破标志性成果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把能源矿产列在第一位。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说,目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11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铺陈排开,将沙海变成绿能涌动的“蓝海”。
11
9月9日,工作人员在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展示抓到的螃蟹。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内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