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2022-07-27 18:30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号称整蛊、创意

  实则为恶俗的无底线营销行为

  正在祸害孩子!

  近日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

  一些网店或学校周边的商店

  向青少年兜售低俗无底线营销的零食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记者调查

  线上、线下低俗无底线营销零食并不少见

  深圳的张女士在给14岁的儿子收拾床头收纳盒时,无意间发现了形似避孕套的小物件,在其包装袋上还标有延时、持久等避孕套产品常用的宣传语。作为家长,张女士认为儿子只有14岁,还是学生,发生性行为为时尚早。忐忑不安的张女士与孩子沟通后才知道这个竟是糖果。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张女士搜出售卖这些产品的网页之后,她才弄明白,原来这些形状酷似避孕套的产品是所谓的创意恶搞零食,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张女士认为,一些商家面向青少年兜售低俗无底线零食,行为欠妥当。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可以吃的避孕套造型软糖,网络平台上销售的所谓“创意恶搞零食”远不止于此。

  在一家标称品牌为“淘糖记”的网店,记者还找到了卫生棉造型棉花糖、创意咪咪棒棒糖、电灯泡棒棒糖,甚至还有性爱姿势软糖。

  记者在广东、北京一些学校周边调查时发现,有不少学生都表示见过或吃过这些所谓的创意恶搞糖果。

  青少年法律专家表示:青春期是性意识萌发阶段,这些所谓恶搞糖果之所以会在学生群体中流行,源于孩子们对身体变化和性知识的好奇。这些零食号称整蛊、创意,使则为恶俗的无底线营销行为,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将会造成不良影响。

  商家的所谓创意营销,应建立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基础上,面向青少年宣传销售的无底线食品,不仅污染了童心,且已涉嫌违法。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

  组织开展无底线营销整治工作

  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今年年初,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校园及周边的食品经营者进行全面自查,严禁采购、贮存和销售包装或标签标识具有色情、暴力、不良诱导形式或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食品。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况旭:近一段时间,我们注意到一些不良商家将造型、包装、标签标识或者广告宣传具有色情暗示、恶搞低俗不良诱导内容的食品推向市场,特别是一些糖果类食品,这些食品普遍在校园周边或者通过网络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为此,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开展了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

  通知下发之后,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随即组织开展整治工作。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管局结合线上线下摸排线索,发现一家网店经营避孕套、卫生棉等造型糖果,利用猎奇心理,通过宣扬色情等内容诱导消费者。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家网店实际经营地十分隐蔽,寻找违法经营者让他们颇费了一番周折。在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了大量避孕套造型软糖、少女系列卫生棉花糖、玉女心经姿势软糖以及大量包装。据违法经营者王某交代,他卖的这些所谓恶搞糖果都是从网络平台进货,包装盒和糖果由厂家分开发货。这些糖果的生产日期标注随意,有些糖果包装盒上印的生产日期距今已经20年,有的甚至没有生产日期。

  经调查,违法经营者王某自2020年3月起,从江西、河南、湖南等地购进上述产品,通过网络对外销售这些无底线营销糖果,每单销售价分别在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涉案产品销售记录达2700多条,产品货值4万余元。

  在江西,九江市市场监管局接到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案件线索,反映网络平台热销的避孕套造型糖果、玉女心经软糖等糖果标注的其中一家生产企业为九江某糖果厂。九江市市场监管局随即成立专案组,通过快递信息很快锁定了违法经营场所。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这里并非产品包装上显示的糖果生产厂,而是一处普通的民房,现场卫生环境差,设备简陋,用来熬糖的设备竟为一个普通的煤气炉,地上则随意堆放着砂糖、色素等各种原料,有些原料已经过期两年。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违法经营者辩称现场堆放的这些材料是用来熬芝麻糖自己吃。

  经调查,这个生产经营场所未办理任何证照,经营者徐某某、冯某某夫妻二人冒用山东、江西等地食品企业厂名厂址,非法从事生产。这些以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孩子的恶搞糖果成本最低只有两毛钱,利润最高达十倍以上。至此,这个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无底线营销糖果非法生产窝点被执法人员捣毁,当事人涉嫌非法经营犯罪的案件线索已移交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除了山东和江西,在福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因违法生产无底线营销糖果被市场监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浙江一家包装企业因为无底线营销食品生产包材被查处。至此,山东、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无底线营销糖果的销售、生产、包装环节全部进行了查处,实现了全链条打击。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这些“创意”糖果生产日期竟然随便标

  专项治理查处相关违法案件8186件

  无底线营销案件三大特点

  专项治理期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协同联动,形成执法铁拳。共查处相关违法案件8186件,没收无底线营销食品20余吨,罚没金额四千余万元,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102个。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况旭指出,这些案件表现为几个特点:

  1

  生产行为较为隐蔽,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拆迁安置房或民房内,没有举报或者相关线索往往难以发现;

  2

  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违法生产者大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部分违法者还通过自建网站方式进行销售,影响力比较大;

  3

  涉案产品主要是糖果类食品,而且在学校周边销售,这些低俗的零食已经不是普通的食品,已经异变为刺激孩子感官,污染童心的“怪胎”,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针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未成年人猎奇、从众心理强等情况,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指导经营者自觉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况旭:目前集中专项治理行动已经结束,也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打击整治工作没有休止符,这项工作依然要作为执法的日常工作重点。对无底线营销食品的违法行为我们要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批,实现查处一件,震慑一片的效果,全面营造未成年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