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十点,安徽省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而根据合肥气象台发布,今天白天合肥全市最高气温达39℃。在“热浪滚滚”的合肥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内,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们连夜自制了几套“冰马甲”,为裹在防护服里的“大白”们降温。
上午9:30,炎炎热浪已经开始发挥“威力”,908新媒体来到位于蜀山区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酸采样点处,前来核酸检测的居民已经隔着两米线陆续排起长队,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佩戴防护口罩的“大白”们已经在开设的两个采样点窗口工作多时。
大学生志愿者们为“大白”自制“冰马甲”降温
“作为蜀山区第一批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这里承担了辖区内’20+8+N’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量每天是非常大的。高峰时每天要采集6000多人的核酸样本,昨天采集人数达到1700多人。”南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长于大勇介绍,为了方便周边居民“清凉采样”,该采样点不仅搭建起凉棚还开设了两个窗口,由8名核酸检测人员轮班,以提高采样效率,减少居民排队核酸的时间。
酷暑夏日,即便是核酸采样小屋内配备了空调和电风扇,降温效果也并不是太好,裹的严严实实的“大白”们依然是衣服汗湿、满头大汗。 “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核酸采样人员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每次轮班结束换下来的衣服都是湿透的。”这让于大勇很是心疼,期间,他也多次联系社区、街道,想盘活社区内的场所资源,积极开辟有空调的“新空间”为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们“降降温”。
可循环利用的防水马甲,两边口袋各放置冰块
“这是我们连夜自制的’冰马甲’,左右两侧的口袋里都放有冰袋,能让采样人员在炎热夏日感受到一丝清凉。”郭宝粟是蜀山区的一名社工志愿者,了解到高温天气核酸采样人员的辛苦后,他立即带着社区里几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想办法”。
“我们想过协调大冰块送去核酸采样小屋,但冰化了水往哪里漏是个大问题。昨天夜里,一个安大的大学生想到做几件’冰马甲’,简单方便还能有效降温,而且马甲经过消毒后还能循环利用。”有了创意后,这群大学生志愿者连夜行动,购买马甲、采集冰块。15日一早,4套自制的“冰马甲”以及一些“防暑降温贴”,就送至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点。
大学生们自制“冰马甲”被大白点赞,同时送去的还有防暑降温贴
“冰马甲”穿上身, “大白”们也举起拇指夸赞。“还真的有点凉快,感谢这些大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