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2022-07-07 08:23来源: 西安文旅之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温风至,盛夏始

  转眼小暑悄然而来

  前些天“烧到干锅”的西安

  加了雨水后再次热浪滚滚

  奏响了盛夏“最热伏天”的前奏

  当烈日炙烤,闷热当头

  现代人最享受的事

  莫过于待在空调房里纳凉

  但在没有电的唐朝

  又是如何应对“高温预警”的呢

  一起来看看唐“潮”人的避暑攻略吧!

  时尚派/ “唐潮”牌清凉夏装

  在影视剧及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女子总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在开放包容、生活富足的盛唐,“时髦精”姑娘们的夏日着装可相当注重清凉和艺术格调。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唐·《簪花仕女图》

  唐时夏装质地轻薄考究,常使用轻薄又透风罗纱料子,讲究薄、透、秀、凉、美。姑娘们还会穿上制作华美的“低胸装”“半臂装”等服饰,在清凉的同时也可展示女性的美丽风姿。

  吃货派 /  “唐潮”牌消暑餐饮

  盛夏的长安热到胃口不佳,唐朝人便制作了“唐潮”牌“哈根达斯”“酥山”。南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善食奶油、黄油等乳制品,当时称为“酥”,隋唐时传入中原形成“酥山”,在冰底座淋上奶油,堆叠如小山,以“贵妃红”“眉黛青”等染色,装点以花朵、彩叶,再放入冰窖冷藏。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唐·章怀太子墓捧物侍女图中的“酥山”

  除了高端冷饮品牌“酥山”,唐朝吃货们还发现了硝石制冰方法,根据大小盆结冰原理制作出了大众品牌蔗糖水“老冰棍”。同时,还有“冰镇”水果、冰镇美酒等各种消暑冷饮。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除了冷饮,唐朝人还喜爱凉面,最知名的要属“槐叶冷淘”,采青槐嫩叶捣汁和面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随后熟油浇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加蔬菜及佐料调味,清爽可口。

  科技派 /  “唐潮”牌纳凉“黑科技”

  在唐代长安,除了室内放置冰块降温,人们还发明了纳凉“黑科技”——平替版“空调房”。这种建筑通常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制成“人工水帘”,取流水带来的凉气来降温消暑。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这种技术多为唐朝宫廷及显贵之家所应用,比如含凉殿与自雨亭。含凉殿是位于大明宫中一处可供避暑的建筑,《唐语林》中就有记载:“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唐朝一些富贵之家的“自雨亭”原理也是如此,机械送水至亭顶储存,水从房檐流下形成雨帘,送来一片清凉。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在《刘驸马水亭避暑》中写到:“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旅行派 /  “唐潮”牌避暑胜地

  唐朝的皇帝和达官贵人大多都是“旅游达人”,每到炎炎夏日,总少不了隐居山林的避暑之旅。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华清宫景区夏日荷花

  初唐时期,唐太宗在麟游的九成宫建避暑行宫,常率文武高官在此避暑及办公,后来晚年时期又在唐长安城附近的终南山修建避暑行宫——翠微宫,年年在此避暑;到了唐玄宗时期,避暑行宫成了骊山脚下的华清宫,这里临近长安城,风光秀丽,又因“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成为避寒兼顾避暑的旅游胜地。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唐朝时,文人雅士们也有自己的避暑风尚,可选择进山避暑,也可选择城郊的寺院避暑。当时的大雁塔慈恩寺因地处长安城郊,临近曲江水边,环境清静幽雅,成为有名的避暑胜地。晚唐诗人刘得仁的《夏日游慈恩寺》就描写了人们在大雁塔慈恩寺避暑时人满为患的场景。

  实用派 /  “唐潮”牌安睡神器

  夏日暑热,回家如何清凉休憩?唐朝人自有妙招:瓷枕、凉簟、竹夹膝等“神器”足以安睡一宿。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唐人夏天还喜欢用竹子做成的床上用品。其一是竹席,又称“簟”(diàn),元稹在《竹簟》诗中说“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可见睡竹席的普遍性;其二是竹枕,双面可换枕,睡起来清清凉凉,还可闻到竹子的清香;其三是竹夹膝(宋代称“竹夫人”),竹夹膝是一种竹子或竹篾制成的圆柱状工具,中空、外部镂空,睡觉时可抱着,或搁臂憩膝,利用空气的流通来取凉。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唐巩县窑三彩枕(淮北市博物馆藏)

  此外,唐朝人还流行枕瓷枕,瓷枕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质坚而又清凉心肤,爽身怡神”,炎热的夏天枕在上面,恰是“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感觉清爽又舒适。

  随心派 /  “唐潮”牌风雅纳凉

  当然,除了以外物消暑,唐“潮”人还拥有浪漫风雅系的避暑良方。

花样百出!解锁唐“潮”人避暑攻略

  夏日消暑,心态一定要淡定,乘凉大可不拘小节。像唐代诗人孟浩然那样“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舒展身体,心自清凉;或潇洒如李白,跑到郊外山林里去,“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清凉惬意。

  实在热得受不了,便只能静心和幻想。或如杜甫幻想得到“万里风”“飘飖吹我裳”;亦或如白居易“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可谓是“唯心系”避暑妙招了。

  “苦夏”之于唐“潮”人

  似乎也不如想象中难熬

  “六大派”的避暑攻略

  也是智计百出、各有所长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西安发布、华夏文创

  书法博物馆 含光门博物馆及各相关景区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当日,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在天津投产。据悉,空客二线项目总占地约30万平方米,包括总装厂房、喷漆机库、最终装配及工作组机库等13个单体建筑。
23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
23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