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后由于道路湿滑,车辆轮胎与地面附着力会降低,车辆制动距离增大;同时,加上视线受影响等因素,如果在行车过程中驾驶人稍有不慎,引发车辆失控侧滑、追尾等事故的风险会增大,尤其在高速公路、桥梁、下坡等路段,车辆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更易发生“水滑”现象。
雨天路面湿滑、能见度低、视距不良等,极易发生侧滑、追尾等事故 ↓↓↓
图1:雨天路面湿滑,车速过快车辆失控,猛烈撞上中央护栏
图2:雨天路面湿滑,两辆轿车在高速上发生侧滑
图3:雨天路面湿滑,驾驶人驾车速度过快,发生碰撞路侧护栏事故
雨天驾车出行要注意什么?
☞ 在雨天行驶时,控速是关键。
雨天道路湿滑,轮胎与地面附着力下降,即轮胎抓地力减弱,增加驾驶难度。因此,驾驶人要降低行车速度,以提高对车辆的操控性。
☞ 雨天行车,要保证视线清晰。
雨天驾驶,驾驶人的视线严重受阻,因此,在行驶时,需及时打开雨刷器,同时根据雨量的大小调整雨刷速度,保持视线清晰。
☞ 需要制动时,要采取慢刹车。
雨天行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制动时,不要猛踩刹车。如果制动过程中发生车辆失控打滑的情况,应松开刹车,向偏移方向小幅度转动方向盘,待车身方向修正后再轻踩刹车,慢慢制动。
驾车行经积水路段要注意什么?
雨天驾车出行
先提前规划好路线
尽量避开积水区
如果不得不涉水驾车
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
☞ 涉水前,要观察积水深度,确认是否可以安全通过。
行车遇到积水路段,一定先观察后再谨慎通过。一般来说,如果水位超过轮胎的三分之二以上,则不宜冒险涉水,应尽量绕行,勿强行通过,否则,容易导致车内进水,还可能导致车辆熄火;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同类型车辆能否顺利通过,再决定是否继续行驶。
☞ 涉水时,应低挡匀速慢行,不可中途急踩刹车或急转方向。
当确认可以驾车通过积水路段时,首先要选择低档匀速行驶,这样既可以保证车辆通过积水时能稳定有力,也可以避免因车速过快激起的水花从机舱或底盘进入驾驶室等问题;其次,行驶中要稳住油门,保持排气管中始终有压力气体,防止积水倒灌入排气管造成车辆熄火;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积水中行车,不要急踩制动踏板或猛打转向盘,因为在积水中行驶,车轮的抓地力会减弱,如果操作过猛很容易发生“水滑”,因此,要采取“点刹”的形式进行刹车制动,连续轻踩还可以使制动力输出平稳均匀,避免车轮抱死。
☞ 涉水后,对车辆进行仔细检查。
涉水行车后,用连续轻点几次刹车、轻敲发动机底板的方式,对车辆进行检查,这样方便刹车片和刹车盘间的摩擦可以蒸发掉上面附着的积水,让其尽快恢复最佳制动性能;检查底盘或者轻敲发动机底板,可以判断有没有漂浮的杂物卷到车辆传送轴内和确定发动机底板是否有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