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季节性“网红”到全年“长红” 湖北小龙虾在“蝶变”

2022-07-02 16:07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客户端武汉7月2日电(熊琦、南飞)每到夏季,小龙虾就成了餐桌上的“顶流”之一。记者近日走访多地商超发现,随着预制菜产业逐步成熟,湖北小龙虾已凭借预制菜从“季节网红”实现“全年长红”。

  走进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3条专门生产预制小龙虾的生产线一派繁忙。工人们忙着将已制熟的小龙虾分类、称重、装盒。

从季节性“网红”到全年“长红” 湖北小龙虾在“蝶变”

  “今年的标准可以说史上最严了,涉及15个环节,34项参数,而且几乎每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新宏业副总经理李育庆介绍,为了将每盒预制虾的出品误差降至最低,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从生产环节投虾苗的水质检测;到三次清洗、机器加人工挑选,严格把控活虾质量;甚至把缺失了一只虾钳的单钳虾的比例、克重也写进了标准里。

  李育庆介绍,刚上市的青虾肉质嫩,油炸时容易爆头,而红虾肉炸后易老,研发人员会针对原料虾的不同生长程度,几乎每一两周就要重新测试调整生产线参数;连生产当天的天气和气温也是调整的因素之一。保证每一盒预制小龙虾外壳成熟,肉质Q弹,出品稳定。

从季节性“网红”到全年“长红” 湖北小龙虾在“蝶变”

  财报显示,新宏业的母公司安井食品2021年预制菜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2.41%,小龙虾制品的增量是预制菜业务营收大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盒马鲜生有关负责人介绍,盒马今年从湖北采购了8000吨小龙虾,加工成预制虾销往全国各地的门店。这是2020年以来,盒马第二次向湖北下的小龙虾大订单。大规模采购的背后,高标准的预制菜功不可没。

从季节性“网红”到全年“长红” 湖北小龙虾在“蝶变”

  据近日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报告2022》显示,中国小龙虾总产值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22.43%,且预制小龙虾需求大幅增加。湖北小龙虾养殖产量达到107.36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预制菜产业链的发展,正让小龙虾这一时令美食,打破时空限制,“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