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尖头鲌来宁定居,鱼类家族喜添新丁

2022-06-28 08:47来源: 南京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拟尖头鲌。 姜盟 摄

   白鲟救助现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姚强 摄

  本报讯(记者 王丽华) 昨日,“筑梦长江生态 关爱水中精灵”南京长江濒危水生生物主题宣传活动在梧桐语江边自然体验中心举行,现场正式发布了《南京常见水生野生动物识别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这是全省首本水生生物题材原色图鉴。该书收录的南京鱼类新记录物种“拟尖头鲌”,是去年在长江南京段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中首次发现的“新南京鱼”。这意味着随着“十年禁渔”工作的持续开展,南京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该书是由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录了在南京生活分布的210种水生野生动物,包括2种水生哺乳动物、109种鱼类和19种两栖爬行类,以及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类等无脊椎动物60余种。“读者能够通过本手册对南京的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有更加直观且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市水科所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心主任王庆说。

  《手册》记录了曾经在南京生活过的许多珍稀水生生物历史影像资料,包括2019年宣布灭绝的白鲟。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中体型最大的鱼类。《手册》收录了2002年白鲟救助时的一手珍贵图片,这是白鲟在长江下游最后一次记录。通过这些珍贵影像资料警示人们保护长江生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除了曾经有、现在消失的种类,《手册》还收录了以前没有、现在发现的新种类。在我市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中,去年拍摄者们首次发现了拟尖头鲌。“这一物种主要布于长江上、中游支流及其附属水体,在《江苏鱼类志》和往年南京调查中均无相关历史记录。然而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已经连续三次在长江中发现了这种鱼类,可见它们已经在南京‘定居’。这意味着南京鱼类中发现了新记录物种,这也标志着长江南京段生物多样性恢复工作取得了成效。”《手册》作者之一姜盟说。

  “我们从2020年开始启动南京市长江渔业资源调查,一年四次调查,从目前调查的直观感受上,包括胭脂鱼在内的渔业资源捕获量和种类都有提升。未来我们还将继续长期监测,为渔业资源评估以及后续资源恢复措施提供指导。”王庆说。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全国首个长吻鮠、铜鱼吉祥物“团团、潼潼”IP形象,这也是南京首套以长江鱼类为主要对象的IP卡通形象,让更多人了解到长吻鮠和铜鱼的科普知识。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05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曾是皇家专属的禁苑,如今成了万民可入的文化殿堂。昔日的皇家红,如今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能定格的“家国色”。
05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5
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04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
04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4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