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追美反俄”日趋激进

2022-06-24 07:12来源: 光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连线】 

  近期,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持续推动北约及美国加强在三国境内的军事存在和威慑力量,以增加对俄罗斯的压力。6月29日至30日,北约将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峰会,预计将推出未来10年的北约新“战略概念”文件,其中增兵波海三国的决议将成为峰会的讨论焦点。

  为了提高马德里峰会决定增兵的概率,6月18日,立陶宛政府有意封锁了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的部分陆路货运通道,引发俄方强烈反应。截至目前,立政府仍孤注一掷,试图以本国安全为赌注,赢得美国及北约对其“绝对安全”的全面关注。

  引北约大增驻军

  俄乌冲突爆发后,波海三国成为北约和欧盟内最坚定支援乌克兰的国家,也是要求对俄进行最严厉制裁的国家。4月下旬,三国政府发布联合声明,称俄罗斯挑战了跨大西洋安全,三国寻求推动北约马德里峰会出台新的“战略概念”文件,使北约在波海地区进一步增强长期威慑和防御力量的部署,建设更大规模的陆海空三军力量,尤其是在三国各永久常驻一支师级战备部队,三国坚定支持北约将东欧地区的“空中警务”任务升级为“防空”任务等。

  波海三国的上述要求部分迎合了北约的需要。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6月16日表示,北约将在东欧地区部署更多军队和武器装备,以加强防御和实现快速增援。北约正在制定计划,将在东欧地区永久驻军。斯托尔滕贝格还称,即将于6月底召开的北约马德里峰会是一次具有变革性的峰会,将推出新的北约“战略概念”,以应对中俄两国挑战。美国驻北约大使史密斯在6月初也宣称,北约将首次在一份重要文件中写入有关中国“威胁”的内容。北约每10年发布一次所谓的“战略概念”,该文件将为北约此后10年提供指导框架,上一次发布是在2010年召开的北约里斯本峰会上。

  在波海三国和波兰业已部署4个多国营级战斗群(1000人级别)的基础上,今年3月以来,北约已决定,增建4个多国战斗群并部署在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以保证北约军队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欧与俄对峙。

  即便如此,波海三国政府仍未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继续积极推动北约放弃原有的“绊索”策略,实现在波海地区永久增兵。“绊索”策略是北约基于威慑理论的一种战略手段,通过部署规模小于潜在对手的军事力量,表明武装回应未来侵略的承诺,以此避免国家之间因安全担忧而陷入紧张局势。自俄乌危机以来,北约就不断向东欧增兵,除波海地区外,还沿白俄罗斯边境部署了超过2万人的军队。6月13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8500名美军已处于高度战备状态,一旦北约快反部队被激活,他们将迅速向东欧及波海地区部署。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北约很可能会在相关国家,尤其是在波海国家增兵,部署装备有重武器的旅级战斗群,人数将达到3000~4000人。

  反俄挺美激进冒险

  俄乌冲突以来,立陶宛政府紧跟美国步伐,积极鼓动对俄制裁,并“身体力行”在欧盟成员国中第一个彻底切断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贸易在内的俄能源进口。作为“回报”,北约有可能在马德里峰会上同意将立陶宛等国境内的营级多国战斗群升级为旅级,并将一个旅级司令部从德国迁至立境内。虽然距离立陶宛的师级多国战斗群目标和期待还有很大距离,但这已让立政府受到鼓舞或启示,在“反俄挺美”道路上更加急功近利和激进冒险。

  最近,立美两国高层频繁会见。5月上旬,立防长阿努索斯卡斯在会晤美防长和三军部长后表示,“美国及北约军事力量的存在是波罗的海地区安全和国防保障的关键,争取在立陶宛常驻一支从营升级到旅的美军成为我们未来的首要任务”。

  立议会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卡西乌纳斯在会晤美国会代表团后表示,北约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反应、在立陶宛等国的军事存在,是建立北约东翼前线的基础,立陶宛有必要努力推动北约增强军事存在,加强美军在欧洲的力量,特别是在立部署美军旅级部队。拉脱维亚外长林克维奇近期也表示,俄罗斯对跨大西洋安全构成生存威胁,未来的北约新“战略概念”应强调北约的核心使命是集体安全。他认为,“每个波罗的海国家都需要北约军队最大规模的永久存在,包括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及其他关键能力”。

  “封锁”俄罗斯飞地风险莫测

  为了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促成北约增强在其境内的军事存在,立陶宛自6月18日开始封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部分陆路货运通道,切断了煤炭、金属、建筑材料和先进技术等约50%的进入加里宁格勒的货物运输。

  对此,俄方反应激烈。俄外交部认为,立陶宛的封锁是公开的“敌对行动”,违反了欧盟相关法律和政治义务并导致紧张局势升级,要求立陶宛立即取消这些限制,否则俄方必将采取报复措施。俄方多位重量级官员发表严正声明,实际上等于对立陶宛发出了战争信号,认为保证立陶宛边境的法律将失效,俄有必要打开一条通往加里宁格勒的陆上通道。

  面对俄方激烈反应,美国政府赶紧出来给立“打气”。美发言人21日表示,美国欢迎立陶宛和其他国家对俄采取前所未有的经济措施,美国支持立陶宛,美国对北约国家的集体防御承诺依然坚定。

  有了美国的背书,立官员认为目前俄无足够资源在乌克兰以外地区采取行动。立外长兰茨贝吉斯先是辩称,立只是在执行欧盟实施的制裁,与欧委会协商并根据其指导方针行事;后又在22日宣称,不必对俄威胁感到惊讶,这是俄“信息战”的一部分。

  然而,立政府的激进行动令国内充满疑惑和不安。立前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连续两天公开质疑封锁加里宁格勒是否符合欧盟对俄制裁协议的要求和精神,认为这不过是立现政府的“国家表演”。立农民和绿党联盟代表盖扎乌斯卡斯也批评现政府的行为缺乏目的性,没有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工党议员代表德维拉斯23日当面激烈批评立总理西蒙尼特,强调后者有责任确保立陶宛的和平,而不是煽动战争。

  眼下俄乌冲突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北约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逐渐见底,冲突和制裁带来油气、粮食价格高涨,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危机的预警频发,正折磨着美西方国家的神经。此时立陶宛“封锁”加里宁格勒,不管是迎合美国军工利益集团、博关注,还是为了进一步激化局势,促成美国永久驻军,“接管”其国防安全,都将对本已相当脆弱的全球安全形成新的重大威胁。

  立陶宛几无战略纵深,如果与俄冲突真的发生,美国等北约国家是否会为了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与俄全面开火,谁也说不好。一味追求所谓“绝对安全”,不惜把自己绑在北约对抗俄罗斯的战车车头上,最终带来的可能是对国家和民族深远的伤害。

  (光明日报赫尔辛基6月23日电 光明日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张智勇)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20
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
20
10月18日,一列满载进口物资的货物列车驶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无人机照片)。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进口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
1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