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走进皖南山区地质灾害防范一线

2022-06-21 19:42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合肥6月21日电(记者姜刚、陈尚营、金剑)18日以来,地处皖南山区的安徽省黄山市、池州市等地连遭强降水,地质灾害防范形势严峻。

  20日下午,在池州市东至县昭潭镇潭东村,记者遇到了刚从安置点回家的村民金能华。金能华住的房子建于2010年,由于是切坡建房,屋后的陡坡存在崩塌的风险。“一般下大雨之前,镇里、村里的同志都会打电话或者上门让我转移。”金能华说,19日一早,他接到转移通知,带着孩子住到了镇里的宾馆。“住宿是免费的,吃饭会有人送过来。”

新华全媒+丨走进皖南山区地质灾害防范一线

  6月20日,这是池州市东至县昭潭镇潭东村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白斌 摄

  18日20时至20日8时,池州市东至县5个站点降水超过100毫米。为应对强降水,东至县各乡镇提前转移受威胁区域人员92人,均已妥善安置。

  “19日一早,镇里通过研判,全镇提前转移4批8位群众。”池州市东至县昭潭镇党委副书记唐国培说,“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也有低洼处的群众,有的安排到镇上的宾馆,有的按照个人意愿安排到了亲戚家。”

  据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胡权发介绍,东至地处皖西南中低山和丘陵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日常防治手段以搬迁为主,治理为辅。东至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25处,涉及1300多人。

  排查隐患、早转快转,已经成为各地防范地质灾害的关键举措。

  记者从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为应对本轮持续降水,该市共派出124个巡查组,对所有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点和工程治理项目进行了全覆盖巡查,督促落实防灾措施。结合雨情和预警情况,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789人。

  20日下午,记者来到黄山市休宁县采访,在强降水侵袭下,行走的道路上不时可见山体滑落的石块。在休宁县龙田乡浯田村一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记者看到竖着一张网格警示牌,上面不仅列明隐患点名称、规模、威胁人口、威胁财产信息,还公布了网格责任人、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等信息。

  “只要一下大雨,我就要过来巡查排查。”在上述地质灾害隐患点旁边,网格管理员方昊向记者介绍说,这个隐患点威胁涉及53人和200万元的财产安全。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去年投入60多万元进行治理,治理举措包括疏浚水道、对部分边坡进行支护、对物源进行清理等,目前已经治理完毕。

  靶向防御地质灾害,也是各地正在探索的做法。

  “我们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方式,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群测群防,统筹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20日上午,点开黄山市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黄山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程斌告诉记者,该平台实行定向预警,以乡镇为预警单元,与以往以区县为预警单元相比,精细化程度提高了,“现在能够实现精准靶向预警,指导政府部门重点防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新华全媒+丨走进皖南山区地质灾害防范一线

  6月20日,黄山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程斌介绍黄山市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新华社记者黄博涵 摄

  胡权发介绍,针对每个隐患点,东至县专门制定了应急预案明白卡和“两卡一表”,包括点位基本情况、避险场所、各级责任人信息、疏散方式、撤离路线等,并发放至各隐患点。同时联系驻地地质专业队伍提供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确保隐患点应急技术支持。此外,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平台,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每一个受威胁群众及管理责任人。

新华全媒+丨走进皖南山区地质灾害防范一线

  6月20日,这是池州市东至县龙泉镇铁炉村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周牧 摄

  “我们实行领导带班制度,24小时在岗值守,并增派技术人员值班,根据雨情随时会商。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分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驻县值守,随时待命。一旦出现灾险情,立即前往开展应急处置。”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吴金旺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作者:姜刚 陈尚营 金剑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20
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
20
10月18日,一列满载进口物资的货物列车驶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无人机照片)。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进口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
19
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
19
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境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参与。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境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参与。
19
在贵州,“村超”“村BA”成为地区崭新“金名片”;滕王阁前,背诵《滕王阁序》的游客络绎不绝;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有效延展消费链条,群众多元消费需求在丰富多彩的文旅供给中不断得到满足。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