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了《奔跑吧,少年!校长为破纪录的他写诗》,当天,“六年级男生打破南京80米栏纪录”的消息登上同城热搜,超300万人围观。这位少年夺冠背后有哪些精彩的故事?扬子晚报记者为您揭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宋依繁 王蕾 记者 王颖
“小飞人”范子涵:
运动让我感受到别样的快乐
飞一般冲刺过终点,12.88秒打破南京市纪录,场内氛围瞬间点燃……在6月12日的南京市阳光体育联赛中,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的“小飞人”范子涵以12.88秒的成绩勇夺80米栏冠军。
面对如此闪耀的成绩,范子涵同学表示:“这是我接触运动的第三个年头,运动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可以将一切烦恼抛在脑后。这次田径80米栏的好成绩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父母的支持和我的坚持。对我来说,我的首要目标就是将技术和速度提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我都会坚持参加训练。”
校长百感交集,为他写诗:
目标锁定为国争光
昨日撒下勤奋种,今朝一搏必成功。面对范子涵同学骄人的成绩,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校长徐雪晶欣慰地用一首小诗对范同学嘱以重托。
为什么会想到给范子涵写诗呢?徐校长介绍,她对这位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范子涵三年级就开始练习棒垒球,在当年棒垒球的比赛当中,团队获得了全国冠军,他打出了一个关键的全垒打。四年级时他被选拔为校内田径队的运动员,在每天的校园巡视中,她都能看到范子涵训练的身影,不管严寒酷暑、周六周日、暑假寒假,天天都在训练。所以当老师们将比赛夺冠、打破纪录的消息发给她的时候,她内心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小诗,第一句就是“并不意外,因为积累了千日不间断训练。”
教练眼中的他:
有“天赋”,偶尔失败并不在意
“机会只留给时刻准备好的人,对于范子涵同学破南京市80米栏纪录并夺得冠军,我并不会感到意外,因为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只有我们知道他背后有多努力。”6月14日,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唐少成教练接受采访时说。
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王瑞教练介绍,范子涵训练时稳重的性格给人一种成熟的感觉,在进行技能学习时非常专注,对动作讲解理解得很透彻。他积极乐观,并不会看重一些小失败。他是天赋型的跑步选手。
范子涵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教练的指导和关爱。徐校长给记者讲了两件事,第一件:唐教练不光负责体育训练,还管学生的语数外成绩,帮学生默写,检查作业。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他先抓成绩再管训练,减轻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担忧;第二件:他为范子涵升中学感到担忧,主动找到徐校长,想负责范子涵进入中学后的训练。
“因为范子涵的户口是外地的,根据招生政策,他可能会被统筹到学额不满的学校,他担心中学没有相关的运动设施。唐教练希望能利用平时的时间,保障孩子的训练。他对往届毕业生也是这么做的,希望能通过他的努力,将运动员送到更高的平台,能够进一步去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为国争光!”徐校长说。
夺冠不是最终目标 它是学生们意外收获的风景
记者了解到,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十分重视阳光体育工作,不光重视体育设施硬件建设,田径、排球、跆拳道、摔跤、羽毛球、篮球……学校各个体育社团都在常态化开展。
徐雪晶校长说:“学校建校才6年,办学规模也不大,也不是传统的体育强校,都是校内的老师训练学生。学校的体育训练目标是为了锤炼体育精神,锻炼学生不怕挫折,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的同时强身健体,期望每一个学生在江北新实的6年中,身体和心理都是健康的。夺冠不是最终的目标,但它是我们意外收获的风景。”
作者: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