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时节天气渐热,雨水丰沛,
湿热之气此时困在人们的体内,
导致人体变得慵懒,疲惫感油然而生,
整天觉得提不起精神。
这时,祛湿热这件事就变得尤为重要。
芒种时节,怎么做才能有效祛湿热呢?
一起来学习怎么祛湿吧!
本期大医生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
体检科主任
韦芳宁 主任医师
成为朋友圈最懂健康的人
湿热从何而来?
芒种时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乍雨乍晴,气候潮湿闷热,外界湿邪极易侵袭人体,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过来,造成食欲下降、胸闷腹胀、头重身困,甚至容易出现疲劳、呕吐、腹泻等各种不适症状,即中医所称的“疰夏”。
疰夏多见于体质较弱的老人或小孩,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容易发病,中医又称之为“小儿夏季热”。由于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及汗液排泄功能远不如成人,气候闷热潮湿导致小儿散热平衡失调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疰夏女性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尤其年轻女性发病比例不小,患者往往会感觉疲乏无力、胸闷恶心、精神不振、四肢倦怠,少数女性还会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症状。
懒洋洋不想动?
要这么做!
芒种时节的养生保健重在祛湿防暑,借助天地阳气,扶阳补中,同时注重饮食排湿,通过适当运动促进排汗,增强抵抗力。适当运动如:游泳、登山、慢跑、跳操等。还有心区按摩也能疏通心血运行,预防心血淤阻而引起心前区疼痛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如何心区按摩?
取站式,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平行站立,身体正直。体弱者,亦可采用坐位或卧位。要求做到全身放松,两眼可以轻闭,意念集中在心区。将两手掌重叠(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内、外劳宫对齐(即将上面手掌中心点的内劳宫与下面掌背的外劳宫穴相对齐),轻按于心前区,并缓缓按摩,以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的规律各按摩20~30次,按摩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是呼吸一次按摩一周,按摩时手掌不宜飘离心前区。
按摩结束后,手掌停放于心前区不动,做三按三呼吸,即呼气时,手掌轻轻按下,吸气时,手掌稍稍提起,如此共做三次。
# 喝了凉茶就“万事大吉”? #
凉茶的成分多偏寒凉,确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实证之火,如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多见于体质强壮、平素火旺者。而阴虚内热、水不制火,或脾胃不足,阴火上冲体质者,则通常表现为“虚火”,虽然也可出现口燥咽干、大便秘结等“上火”症状,但同时还会有阴虚或气虚表现,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或神疲乏力、腹胀纳呆等。治疗“虚火”应滋阴清热,或益气升阳,而不是寒凉攻下,常喝凉茶只会适得其反。
喝凉茶也有讲究
凉茶并非所有人都适宜,建议辨证选用,次数不宜太多。如果明显感觉热气的情况有所缓解,则可逐渐停止。
清热解毒茶
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山栀子、黄芩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解感茶
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所谓“包治百病”的板蓝根。
清热润燥茶
此类凉茶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麦冬、雪耳等,尤其适饮于秋季。
清热化湿茶
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棉茵陈、土伏苓等,适饮于夏季。
FOOD
祛湿食物有这些
1.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等病症。
2.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3.苦瓜: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
4.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芒种时节,天气渐热,雨水丰沛,湿气困在人体。饮食需注意宜清淡,微凉微温,多食用祛湿食物,如:薏苡仁、扁豆、苦瓜、冬瓜等。且饮食烹调和菜蔬炒制中不宜添加过多食盐及辛辣、甜腻的调料,以防湿热壅滞肠胃。适度运动,增强体质,能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