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脖子为何变长?奇异化石揭示演化关键驱动力

2022-06-03 13:08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长颈鹿为何演化出长脖子?这是进化生物学的旗帜性论题。最近,通过对一种约1700万年前的早期长颈鹿——獬豸盘角鹿进行研究,科学家揭示了长颈鹿“长脖子演化谜题”的关键驱动力。相关成果3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上。

长颈鹿脖子为何变长?奇异化石揭示演化关键驱动力

  长颈鹿类雄性斗争的对比,前景为獬豸盘角鹿,远景为长颈鹿。(王宇、郭肖聪复原,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世骐介绍,此次研究的盘角鹿化石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包括一个带有4节颈椎的完整脑颅。研究发现,它的每节颈椎都非常粗壮,并且具有哺乳动物中最复杂的头颈与颈椎之间的关节。这种结构特别适应于高速的头对头撞击,表明盘角鹿很可能有着激烈的打斗行为。

  “当时盘角鹿所生活的开阔草原相对贫瘠,不如森林环境舒适,由此带来的生存压力可能促进了种内的极端求偶竞争。”王世骐说,适于冲撞的头颈是盘角鹿求偶的“武器”,而长颈鹿在求偶时,也会挥动长脖子,用厚重的、带有小角和骨质瘤的头骨打击竞争对手。这两者的谱系相近、演化环境背景相似、演化策略相同。对盘角鹿的研究支持了此前有学者认为长颈鹿长脖子的形成由雄性间的求偶竞争推动的观点。

长颈鹿脖子为何变长?奇异化石揭示演化关键驱动力

  准噶尔盆地约1700万年前的动物群,正中间为獬豸盘角鹿。(郭肖聪复原,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在此基础上,此次研究将学界在长颈鹿演化中的两种观点——演化动力来自取食压力和来自求偶竞争进行了统一。“长颈鹿类的生态位要比牛科、鹿科等更加边缘化,这种边缘化的生态位促进了种内的极端求偶竞争,而极端求偶竞争又促进了极端的形态学演化。”王世骐说。

  可以推测这样的情况:约在700万年前,东非高原由森林环境转变为开阔的草原,远古长颈鹿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消失,促使它们必须适应新的变化。本来身体比较高大的长颈鹿,可能在这个时期发展出了利用甩动脖子和头部攻击竞争对手的方式。通过这种极端的斗争方式,在性选择的加持下,在200万年的时间内长颈鹿的颈部迅速加长,成为现生的长颈鹿属,从而有效占领了取食高处树叶这样一个相对边缘化、但回报颇丰的生态位。(记者金地、张泉)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留下  “八女投江”八名女战士的肖像拼版照片:左上为冷云生前照片;其他七名女战士为速写画像,生前未留下照片。
18
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9月17日,北京天气晴好,秋高气爽。
18
9月16日,今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正式公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营造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国庆节氛围,天安门广场中心将布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长安街沿线将布置10组立体花坛。
17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
17
确认此前在青海省玛多县发现的石刻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 杜笑微 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
16
9月15日是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首日,多个口岸迎来新政实施后首批持俄罗斯普通护照免签入境的旅客。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16
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15
在14日进行的2025年女子曲棍球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曲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连扳四球,以4:1再次击败印度队,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易边再战,中国女曲利用印度队短角球进攻未果的机会打出快速反击,李红一路带球来到弧顶,面对门将封堵冷静射门得分,中国女曲2:1反超。
1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