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智能门锁、考勤打卡……
指纹识别技术正大范围应用在
各种身份识别场景
其实,就算穿越回我国古代
指纹识别也真的不算新鲜事儿
德国学者海因德尔在其大约1927年出版的
《世界指纹史》一书中提出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发明并采用
指纹识别技术的国家
还有观点认为,第一位采用
指纹鉴定技术的人
是我国唐代学者贾公彦
其实,指纹识别技术
在我国的具体应用可能更早
在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一枚
仰韶时期的陶缸残片
残片上残留着一个造型规整、圆润细腻的
鋬(pán)耳
(陶缸上的装饰附件)
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
在鋬耳上的横向凹窝内留有一枚指纹
当时就有研究人员认为
如果这些指纹是古人有意为之
将至少让人类使用指纹的历史
向前推进2000年
可以确认的是
远在大约3000年前的周代
我国古人就已利用指纹识别
作为签文书、立契约的凭证
《周礼》将这种应用称为“下手书”
到了唐代则称为“画指券”或“画指为信”
相传到了宋代
指纹识别升级为更主流的“打手模”
比如古典名著《水浒传》里
梁山好汉在很多情节中都用到了“打手模”
电视剧《水浒传)剧照
还有研究认为
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于指纹识别的应用
都可能受到了我国古人的影响
之后才逐渐产生了我们所熟悉的“指纹学”
指纹是由皮肤上的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
触摸物体时,会把感觉到的
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
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
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
指纹还有具体的分类
斗形纹——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
看上去像水中漩涡
箕形纹——纹形一边开口,像簸箕
弓形纹——纹形像弓一样
每个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
纹线的多少、长短也不同
据说很难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
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例外
你知道你的指纹有什么特征吗?
有机会可以好好观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