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与民同心 为您守护——护航经济 你我同行”。昨日,泉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有关情况及多起典型案例。去年以来,全市共立案各类经济犯罪案件2275起,破案2080起(其中,破获部督案件5起、省督案件16起),涉案总额149.41亿余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760名(其中,抓获境外逃犯24名),挽回经济损失10亿余元。
制售假冒冬奥服饰 18名嫌疑人落网
2022年3月初,在福建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的指挥协调下,泉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晋江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涉侵犯北京冬奥会注册商标标识案。
今年年初,经侦支队在摸排中发现一条网络制售假冒奥运五环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注册商标标识服装线索,并拓展锁定一个涉及晋江、石狮等地多个生产、仓储、销售窝点的犯罪团伙。该线索涉及制售假冒北京冬奥会中国国家队队服、领奖服等系列服装,涉案数额大,对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举办产生恶劣影响。
3月1日,市、县两级公安经侦部门出动80余名警力,分别在晋江、石狮冲击制售假窝点11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现场查获假冒奥运五环及北京冬奥会注册商标标识服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国家队队服、领奖服等系列服装59750件(套),涉案价值人民币2.2亿元。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建平台发行“传销币” 35万余人参与炒币
2021年11月份,泉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台商区公安分局成功打掉一个涉虚拟币网络传销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骆某锋(男,惠安县人)等6人,查获现金人民币300万元、黄金3千克,冻结银行存款1600余万元、理财基金5100余万元,冻结“BETH”“比特币”等虚拟币3600多枚(总市值人民币8000余万元),查封房产16处、扣押汽车4部。
经查,2016年以来,以骆某锋为首的犯罪团伙在互联网上搭建名为“智慧地球”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发行销售数字货币(NAT),通过上级邀请、分级推广的方式获取收益,吸引公众参与购买NAT虚拟币并进行炒币活动,累计参与人员35万余人,交易金额达人民币2亿余元。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骆某锋等涉案人员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虚开发票骗税 涉案金额28亿余元
2021年10月份,泉州市公安局联合税务、人行、外管局等部门开展收网打击行动,成功破获鲤城“5·19”特大虚开发票骗税专案。行动中,共冲击犯罪窝点21个,成功打掉涉税犯罪团伙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其中逮捕14人,取保候审20人),挽回国家税收损失1594万余元,冻结银行账户200余个,查封房产7套,涉案总额人民币28亿余元。
经查,2019年5月以来,以王某乐(男,晋江市人)为首的犯罪团伙利用实际控制的10多家外贸公司,从江西、河北、山东等地10余家服装生产企业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货代公司非法购买海关出口报关单证,通过“买单配票”的方式虚构出口贸易业务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另有地下钱庄团伙在晋江市设立窝点从事非法买卖外汇,为王某乐犯罪团伙非法提供外汇买卖结算通道。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33名涉案人员依法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可比达”商城APP 非法吸储1.36亿元
2021年8月份,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根据群众报案,成功抓获晋江市广通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明(男,晋江市人),快速破获“可比达”商城APP非法集资案。
经查,2021年5月至7月期间,犯罪嫌疑人王某明利用其开发的“可比达”商城的手机APP,在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表面上在商城推销面包等产品,实际上却以一定期限内有分红及佣金的回报引诱他人进行投资。向社会不特定人员以口口相传、网络宣传等方式,大肆虚假宣传并向社会公众推广其“拼团返利+津贴池+面包商店委托+贡献值推广费”模式,允诺客户投资充值参与拼团返利,购买代理可获津贴,获取贡献值等,涉及全国会员人数约16万人,累计非法吸收全国不特定人群资金人民币1.36亿元,造成群众实际财产损失人民币4682.47万元。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明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