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津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下午2点的暖阳铺洒在塘沽机场停机坪,一架AW139型警用直升机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旋翼搅动着周围的空气,形成了一股股强劲的气流,吹散了午后的静谧与安详。
两位年轻帅气的90后小伙子已经登机,即将执行空中巡控任务。他们是天津警务航空总队飞行员——叶铭和雷蕾。
2014年,叶铭和雷蕾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考入天津警队,叶铭分到了原来的塘沽分局刑警支队,雷蕾则去了和平分局特警支队。“我们上学时不在一个校区,虽然是同一届的校友,但那会我们彼此还都不认识。”
叶铭开朗热情,雷蕾沉着稳重,两个原本陌生且性格迥异的年轻90后,就这样在天津相遇,并成为并肩作战的金牌搭档。
2016年,天津市公安局在全市年轻民警中公开遴选“零起点”飞行员。“哪个男孩没有翱翔蓝天的梦想!”带着同样的憧憬,叶铭和雷蕾这对搭档不约而同地报名参加了选拔。
想成为一名飞行员谈何容易。要知道仅是体检这一项,就将不少人拒之门外。外科、内科、眼科、耳鼻喉科、血常规、脑电图、心电图、B 超……你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项目都进行了严苛地检查。
此外还有更为专业的心理和生理测试,包括最基本的方向感、空间感、图形能力、记忆力、社交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抗眩晕测试等等。
经过一轮轮近乎苛刻的选拔,数十名考生最后剩下的寥寥无几。而叶铭和雷蕾经历层层遴选和考核,分别以体能测试和心理测试第一名的好成绩双双入选。
或许他们天生就属于蓝天,幼鹰的翅膀,在此刻已然辽阔。
一样的年龄,一样的警龄,一样怀揣着对飞行事业的热爱和对服务人民的赤诚,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见如故。
缘分很奇妙,让他们拥有很多共同之处。然而,相似的并不只是于此,他们就像一个组合,密切搭配,无间合作,在一次又一次任务面前,挑战自我。
2016年,叶铭和雷蕾到位于四川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正式开启了飞行理论学习。如今回忆起那段时光,两人都不禁调侃,“学习强度堪比备战高考!”
过硬的实操技术离不开深厚的理论基础。白天全封闭式的培训、学习,晚上还要整理笔记、完成作业,那段日子几乎没有歇过一个周末。
终于,近20个科目,普通学员需要将近4年才能完成的学业,他们仅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全部顺利通过考试。
来不及享受一个悠闲假期,叶铭和雷蕾便离开巴山蜀水,走入位于东北的中国飞龙航校,开始系统的飞行培训。
跨越天南地北,除了学习训练上的压力,生活上的不习惯也给两个小伙子带来不少困扰。
“南方的冬天又潮又冷还没有暖气,睡觉时得盖好几床被子。”南方的气候给从小生活在干燥北方城市的雷蕾带来不小挑战。“我是河北人,本身就不太能吃辣,在四川那阵子顿顿饭都是辣的,每天最愁的就是进食堂……”
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雷蕾还忘不了一顿饭下来嘴唇辣到直发抖的感觉。不久他的“北方胃”就发出了抗议,然而忍着胃疼,雷蕾也经常学到深夜。
机上训练的航校在东北,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是常有的事,这让从小在安徽长大的叶铭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刺骨的冷。
几个小时训练结束,经常是冻得手都粘在驾驶杆上了,轻轻一抬就撕扯着肉钻心的疼,迫不得已最后要用暖风机吹才能慢慢拿下来。
“一天的训练,我俩手冻得通红,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了……”那些日子,痛并快乐着,两个年轻人的蓝天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飞行专项训练的很多科目都是在挑战生理极限,比如旋梯、活滚、固滚,还有一些抗眩晕的训练项目,正转10圈、反转10圈、再正转10圈、转完30圈再走直线。正常人看着都眼晕的训练,他们要日复一日坚持。
提到开飞机,不少人都发出“太酷了!”这样的惊呼,而真正坐在驾驶位上的人,承受的压力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
以最基础的操作悬停举例,这个科目要把直升机飞离地面一定的高度停住,在空中,机身会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气流影响,飞行员通过操作驾驶杆,随时调整直升机状态。
“直升机在空中反应特别灵敏,驾驶杆只要偏移一毫米,直升机就会出现较大的位移,因此我们的操作要非常精准。”每天的地面和空中科目训练时长不少于10小时,终于在8个月后,叶铭和雷蕾顺利毕业,拿到了空中“驾照”——警用航空驾驶员执照。
拿到了最基础的警航“驾照”还远远不够,“咱们天津用的是AW139型警用直升机,按照国际惯例,我们要到直升机产地再接受机型培训。”就这样,2018年底,叶铭和雷蕾再度启程,来到了AW139直升机的“故乡”——意大利。
“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不仅需要相当长的飞行时间,涉及知识领域也很广,比如气象学、航理学和直升机及相关设备构造原理等等我们都要知道。”在这里的学习,比两人想象中的要更精细。
直升机上装有摄像头,每次飞行训练结束后,叶铭和雷蕾都会调出录像,与教员一起复盘当天的训练情况,研究每一个动作要领,他们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
在意大利进行的3个月培训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叶铭和雷蕾身上的钻劲儿,让国外的教员为这两个中国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
2019年底,叶铭和雷蕾完成所有训练回到了天津警航总队,作为第一批飞行员,他们很快就投入实战任务中。
2020年1月24号,除夕夜当天空中巡航,这是叶铭和雷蕾迎来的第一个飞行任务。
那个除夕,是天津市实施全市范围内烟花爆竹禁放规定的第二个年头,他们的任务是全市范围内进行空中巡查,一旦遇到违规燃放行为,进行现场制止并将坐标报给指挥中心实施进一步处置。
叶铭负责观察,巡航到宁河上空时候发现有人燃放烟花,“那个礼花弹打得特别高,就跟在直升机底下爆开一样!”雷蕾负责驾驶,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迅速上升高度,立即向指挥中心报告经纬度,并使用直升机上的高音喇叭喊话制止。
回忆起首飞,他们坦言,虽然紧张,但是平日里的严格训练为他们积累了底气:“我们知道自己肯定能完成好的!”
3年来,他们参加多警联动飞行任务数十次,飞行里程近万公里,在蓝天上守卫着这片土地的安全。
2021年10月1日,天津上空一架警用直升机挂着国旗飞行巡展,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海河岸边,正在岗位值守巡逻的公安民警驻足庄严敬礼,当天不少市民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令人心潮澎湃的一幕。雷蕾就是这架直升机的驾驶员。
为了完成好这次任务,他提前和同事们反复模拟现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不断练习,做到“万无一失”。
挂旗飞行是特殊的飞行任务,在高空巡航展示的国旗面积大,因此阻力会非常大,而且为了让国旗垂直在直升机下方,还要悬挂合适的“配重”。雷蕾与同事们进行了反复的调整。
悬挂国旗,必须保持庄严肃穆。飞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国旗舒展飘扬,驾驶员除了要保持安全驾驶,还要注意风向、风速和突然出现的气流。
这是天津公安警航总队第一次挂旗巡逻飞行,雷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庆祝祖国72岁华诞,能参与到这样的重要时刻,深深感受到我作为一名警航人的自豪。”
每一次升空,都是为了平安降落。从2016年开始,叶铭和雷蕾这对好兄弟在这条道路上已经默默走了6年。是他们,用壮志凌云的翅膀,守护着万家灯火,守护着津城的晴空万里。
夕阳西下中走来的他们
猛然回头
看到滑道上渐行渐远的直升机
依然如初见时那般怦然心动
......
转自:天津政法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