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采回家炒肉吃,夫妻俩双双中毒!这东西近期常见,千万别碰

2022-05-08 13:35来源: 广州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段时间持续高温、降水充沛,

  正是野生蘑菇生长的“黄金时期”,

  公园花坛、路边草地,

  都能见到不少疯长的野生蘑菇。

  对此,医生提醒,

  路边的毒蘑菇,你不要采!

  误食野蘑菇中毒

  幸亏送医救治及时

  日前,家住番禺的李女士在路边采集了一些野生蘑菇,当晚便做了青椒蘑菇炒肉,夫妻俩吃了不少。饭后一小时,夫妻俩陆续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到番禺区中医院急诊科救治。

  经过催吐、补液、严密观察等一系列处理后,夫妻俩症状有所减轻。后经抽血、凝血检查后,显示肝肾功能正常,夫妻俩病情才算真的稳定下来。

  这次,李女士夫妇是抢救及时,才没有酿成悲剧。“我以为野生蘑菇颜色鲜艳才是有毒的,没想到普通颜色的野生蘑菇也会有毒。”

  据了解,当时李女士夫妇觉得路边的野生蘑菇和平时在市场买回来的普通食用蘑菇非常相似,因此误以为是可食用。

  番禺区中医院急诊科医生陈冠姿介绍,部分市民从网上看到各种鉴别野生蘑菇的“经验”后总想着试试,然而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特定经验和方法,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野生蘑菇,却是造成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

  其实,毒蘑菇的辨别特征并不绝对,和可食用蘑菇相比,毒蘑菇没有明显的标识,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在野外混杂环境中极难鉴别,不少民间流传经验是有误的。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

  只吃小小一朵即可致命

  陈医生提醒,

  网上传言吃了毒蘑菇会出现幻觉,

  能看见小人跳舞,

  甚至有网友说想体验一下中毒幻觉。

  其实,这只是中毒的其中一种表现,

  蘑菇中毒的真实表现

  比网友想象的更复杂和痛苦,

  后果也十分严重。

  据介绍,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只是按中毒的症状就可以分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及光过敏性皮炎型等。

  大部分人误食后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视力模糊,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还有可能会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症状,个别剧毒蘑菇只吃小小一朵即可致命。

路边采回家炒肉吃,夫妻俩双双中毒!这东西近期常见,千万别碰

  勿采勿食勿买野生蘑菇

  陈医生提醒,生命重于泰山,

  一时贪吃,误食毒蘑菇,

  导致危及生命健康实在不值得。

  为预防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发生,陈医生建议,市民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不要在路边摊贩处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目前,对毒蘑菇等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警惕中毒“假愈期”

  陈医生介绍,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会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假象,但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实质脏器,然后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

  因此,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需留在医院积极配合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蘑菇”变身毒品

  近年来

  许多不法分子将蘑菇的致幻作用

  作为营销噱头

  把“致幻蘑菇”包装成为网红商品

  一旦有人经不住诱惑

  下单购买了“毒蘑菇”

  等待你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裸盖菇

  以上均是裸盖菇

  大部分裸盖菇有着白色的伞柄、褐色的伞盖,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有些裸盖菇菌肉或菌柄受到损伤时会出现颜色变化,往往由白色变为蓝色。

  裸盖菇素又名光盖伞素、赛洛西宾,是具有致幻活性的小分子生物碱,其在强酸或碱性条件下脱磷酸化水解,得到同样有致幻作用的脱磷裸盖菇素。

  食用含裸盖菇素的蘑菇后,会出现幻觉、幻视、跳舞,同时伴有行动不稳、谵语、意思障碍、昏迷、精神错乱等症状,躯体反应包括瞳孔放大、心跳过速、血压升高、体温上升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甚至还可能诱发自残和自杀行为。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将裸盖菇素和脱磷裸盖菇素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明文规定,滥用我国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属于吸毒行为。

  致幻蘑菇

  除了含有裸盖菇素的蘑菇种类,还有一些蘑菇,误食以后也会引起人类产生幻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鹅膏菌属真菌。

  其中,特别有名的要属毒蝇鹅膏:

  毒蝇鹅膏,它的长相很多人都非常眼熟,鲜红色至橘红色或黄色的菌盖,上面还长有许多白色的凸起,在童话故事、动画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它的身影。

  毒蝇鹅膏是全球性的物种,原生于松树和落叶性的树林中,横跨北半球温带和极地气候的地区,以及温带高海拔地区,如兴都库什山、地中海地区和中美洲。

  它含有蝇蕈醇、鹅膏蕈氨酸和毒蝇碱等致幻毒物,人吃进去后,中毒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摄食者的体重、毒蝇鹅膏的栖息地和摄取量的多寡等,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到头晕、精神错乱、视觉及听觉扭曲、出汗、脉搏减慢等都有可能。

  还有以下植物类新兴毒品

  都要警惕小心!

  别拿生命开玩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潘晓均、陈冠姿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