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稳中求进看开局”,目前,我国有1.5亿的市场主体,他们有多重要?简单一句话来说,他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稳就业的顶梁柱。今年一季度,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市场主体的困难明显增加,面临着成本、产业链、人工、市场等诸多压力。如何千方百计保住市场主体、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动能成为今年一季度各地政府在努力作答的考卷。
一个包子铺的绝处逢生
在1.5亿市场主体中,有1亿是个体工商户,他们从事的大多是服务业。市井长巷林立的店铺,点燃了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而在疫情当中,他们受到的冲击非常严重。广东深圳今年遭遇多轮疫情,18万家餐饮企业、200万餐饮人一度跌入到“寒冬”,尤其是小微餐饮企业生存堪忧。关键时刻,多方力量汇聚在一起,打响了一场小微企业的生存保卫战。
凌晨三点,深圳南山区茶光村这家包子铺的灯光悄然亮起。
2019年,25岁的赖林远和妻子从老家梅州来深圳经营包子铺,虽然门脸小,品种却很丰富,收入也不错。满怀对未来的期许,小两口勤勉地日夜打拼着。没想到第二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生意急转直下,为了减少开支,赖林远开始了一个人的坚守。

包子铺老板赖林远:第一项的事情应该是做包子,然后接着就做馒头、做花卷、做窝窝头、小笼包。所有的活都得在差不多6点钟前搞好。
每天两点多起床,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中间遇到疫情无法开业的时候,赖林远还去跑过外卖。
包子铺老板赖林远:我是属于那种比较乐观的状态的那种人,有一首歌是这么讲的,“准备好没有,可否伸出双手?想拥抱,怎能握着拳头?”
包子铺老板 赖林远:蒸气一冒,新的一天就是新的一个希望。
就这样,赖林远心怀希望坚持了两年,直到今年3月14日,疫情不断反复之下,深圳全城按下了“暂停键”。沉寂的夜晚,在这座城市打拼了三年多的赖林远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他在深圳卫生健康委微信公众号上留下了这段话:一个人一个店,自3月1日开始以来,真的没有赚到一分钱……我真的崩溃了!
包子铺老板赖林远:那个情绪就彻底绷不住,一个家庭小孩就是你的软肋,就挺无奈的,确实是无奈。

就在这时,深圳卫生健康委一个温暖的回复给赖林远带来了继续战斗的勇气,随即南山区曙光社区党委书记廖志康找到赖林远,希望获得他对防疫措施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根据这些餐饮店和周边居民的实际需求,让他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业。

南山区曙光社区党委书记廖志康:只做外卖,不要堂食。这期间,我们对于一些保障性的行业是给予这个特殊行业通行证,例如外卖的小哥,在超市里上班的一些工作人员,让他们保障我们整个社会的生活必需。

3月25日,深圳市出台助企纾困“三十条”,拿出750亿元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4天后赖林远就收到了2500元补助,正愁怎么交房租的他直呼这是“及时雨”。热心网友也纷纷给赖林远留言打气,有的还送上“霸气订单”。

包子铺老板赖林远:网友就直接打电话过来说,怎么把他的订单给取消掉了。我就跟他解释说东西卖完了,没有剩多少。然后他就比较强势的态度跟我说,那你有什么我们就买什么。(网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加油走,向前走就有希望。每一个没有被疫情打倒的店铺都是一个汉子。
3月28日起,深圳全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各类餐饮机构堂食限流从50%提升至75%。和赖林远一样,许许多多的小微企业通过自身努力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这个春天的“生存保卫战”里顽强地拼搏着、生长着。
普惠性+针对性 政策红利促进恢复发展
万千小微企业既很脆弱,也很顽强,在他们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拉上一把,不仅是让他们挺过去,也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有温度,让经济能够显示出更多生机。今年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出台政策,帮助服务业尽快渡过难关,迎来温暖的春天。

早在2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就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在43项具体措施里,除了减轻税费、社保、房租负担等10项普惠性措施外,还专门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拿出了31项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可以说都是“真金白银”,给予餐饮企业、零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以80%的比例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停铁路运输企业、航空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一年;2022年免征轮客渡、公交客运、地铁、城市轻轨、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等。

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和重点城市落实了政策细则,各市场主体已经逐渐享受到政策红利。
货车司机遇烦恼 智能系统推“抗疫版”
2月底以来,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区物流受阻,消费者都发现,快递不快了,大货车司机们也遇到了不少烦恼。很多货车司机都是个体运营,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而物流快递不仅关系着物流业本身,还关系到千千万万市场主体能否正常运转。针对物流中心出现的问题,从国家各部委到各地方都在积极应对。交通运输部门联合企业紧急研发了一套北斗智能监控防疫保畅软件系统,目前已经为全国20多万辆货车提供保障通行服务。

动动手指,根据需要简单设置一下,一条精准快捷的运输路线就规划好了。

货车司机夏国玉:我们驾驶员最怕的就是误入疫情风险地区,一旦经过这些地方,回来就要隔离十四天,每天损失一千块钱,装了这个系统我们省心多了。
这套系统是依托惠龙易通全国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平台,在今年2月紧急升级的“抗疫版”。

惠龙易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平台负责人施文进:我们根据国家每天最新发布的疫情数据,对北斗全息地图进行实时更新。(让司机)避开风险地区,一旦误入平台及时报警提示,门磁和视频监测系统对路过风险地区的司机,可以精确的确认他仅仅是路过并没有下车,(从而)减少被隔离的频次。

在这套系统的运输全程闭环管理下,不仅司机省心,物流公司和货主企业也更加放心,提高了调度效率,减少了空驶率。

江苏镇江翔宇物流公司总经理邓文忠:我们用了这个系统,可以实现线上异地开单,防止了交叉感染,同时为我们装卸车节约了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货车司机夏国玉:我们以前跑南京,一天只能跑一次,现在装了这个系统,两天可以跑三次,一个月多跑了十几次,多赚了一万多块钱。跑得多就赚得多,我们生活也开心了。
交通运输部:货车司机实行“白名单”管理
针对物流面临的问题和货车司机的烦恼,交通运输部昨天(4月19日)还表示,将优化货车通行管控政策,对货车司机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通用,建立货车司机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白名单”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对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穿行,或停留不超过4小时的货车司机,不允许赋码“带星”;取缔在高速公路主线或者服务区设置的防疫检查点;对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体温测量正常的货车司机,各地要直接放行,规定有效期内不能重复检测;对到达目的地时核酸检测结果超过48小时的,可采用“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方式,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要立即放行。同时实行动态追踪机制,一旦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立即通知前方实施管控措施。
政企携手 保供应链 资金链畅通
物流快递不仅关系到物流业本身,还关系到千千万万市场主体能否正常运转。近期,多个部委密集出台措施想方设法保物流,交通运输部表示,将优化货车通行管控政策,对货车司机实行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通用,并和相关部门建立货车司机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白名单”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当前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首要任务,加强通信大数据对畅通物流的精准支撑。同时,各地方也在积极作为。在厦门,面对成本上升、原材料供应紧张等问题,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携手,确保供应链和资金链畅通。

这家农产品压榨加工企业,一天就可生产1100多吨食用油和2800多吨油粕饲料。可就在去年底,企业受制于原材料的供应,甚至不得已关停了一条生产线。就在企业举步维艰之时,一家大企业主动提出要与他们合作。

厦门建发股份农产品集团油脂油料事业部总经理佘鹏:通过套期保值和资金支持,降低原料采购成本,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我们有自有的租船团队和船舶资源,这大大缩短了货物到港时间。
依托合作伙伴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的资源网络,企业快速匹配到了低价优质的粮源。短短两个多月,就采购到约20万吨生产原料,原本停产的生产线也恢复了运转。

厦门中禾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全教:有强大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做支撑,我们很有信心,能在第二季度让企业全面满产,助力当地员工稳岗就业。

同样遇到难题的,还有这家合金材料供应商。今年他们计划新建一个钨材料生产基地,但由于海外市场的资金回笼慢,资金捉襟见肘。正在发愁的时候,厦门市税务部门及时关注到企业的困难,主动帮助他们提前消化留抵税额。

厦门市海沧区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科李若珑:我们帮助企业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原本需要五个工作日才能办结的出口退税审核,并在当天为企业办理了留抵退税审批。
在税务人员的帮助下,这家企业完成首笔出口订单后,就取得了130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款,随即又取得了3715万元退还的增量留抵税款。
厦门金鹭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涛:5000多万的现金实实在在地退到了我们公司账上,一方面大大缓解了我们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极大增强了我们以后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的决心。
工作专班无缝对接企业 及时纾困解难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挑战,只要保住了市场主体,就保住了经济发展的根基,只要市场主体保持活力,就拥有了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年一开年,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围绕改善营商环境开会研讨,出台措施,安徽省就出台了《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的179项提升举措基本涵盖了企业发展的全链条,在芜湖南陵县,科级以上干部包保了全县381家企业、42个项目,对重点企业还成立工作专班主动跟进,帮助企业排除困难发展壮大。记者就记录下了其中一个工作专班帮助一家企业增资扩产的故事。
安徽芜湖快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万华:今年确实是饱和,从初七就开始(生产)了,一直都没有停过,所以土地的事情,还要赶紧给我落实,要100亩左右。

快杰智能公司2019年底落户南陵县经济开发区,这里正在打造一个百亿级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产快递无人配送车、智能安检核验等快递“黑科技”。两年多,这家企业从做配套,逐步成长为做快递物流智能装备总成,今年他们计划把外地的母公司也搬到南陵来,眼下急需土地扩产。
县里现有的地块都不符合企业诉求,工作专班不断商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后他们建议企业转换思路,由政府作担保,收购一家符合要求的企业,用地和厂房就都解决了,可以更快实现扩产增效。按照这个思路,经过多方了解寻找,终于有了眉目。

工作专班人员迅速告诉了企业,分头赶往阪神制衣公司的废旧厂房实地查看。
这一次,不论是交通位置、厂区面积,还是厂房的层高甚至是空地的面积,都符合企业的要求。但是看了一圈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安徽芜湖快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姚桂明:土地这一块资金周转要轻松一点的,但是现在盘活存量,(直接购买)固定资产的话,可能是一笔大的投入。

这也是不少企业在盘活存量资产时遇到的共性问题,对此,南陵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创新了“盘活资产周转贷”,为签订招商引资协议的企业购买园区闲置厂房和土地,提供融资服务担保,既解决企业占用流动资金问题,又盘活了县里的低效闲置资产。
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
连线本台特约评论员杨禹。1.5亿的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才能够更好保证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相关各方应当如何保护市场主体?主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量大面广形态多贡献大 抗风险能力不一
特约评论员杨禹:我国1.5亿市场主体的特点是,量大、面广、形态多、贡献大、抗风险能力不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强。但是有很多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1.03亿的个体工商户,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弱。所以,党中央提出来,要保市场主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保市场主体需要社会各方面都来“搭把手”
保市场主体需要社会各方面都来“搭把手”。在深圳那个包子铺渡过难关之际出力的,有包子铺老板自己的坚持,也有社区党委书记,出台纾困政策的有关部门,企业搭建的帮扶平台,周边居民,还有广大网友。帮助货车司机,有政策保障,也有带着科技创新含量的技术支持。企业遇到资金紧张等发展瓶颈时,政府部门来提供服务、协调各方。
“围着市场主体转”的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

从全局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以市场主体为重心、“围绕着市场主体转”的经济工作格局、相关的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七大政策组合拳”,其中第二个,就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近期为市场主体纾困的各方努力,体现四个特点:普惠性、公平性、针对性、主动性。
从各地看,哪个地方市场主体发展得好,这个地方的就业就好、经济发展就好、民生改善就更加到位。从政策内容来说,保市场主体,除了关键时刻“拉一把”的救急纾困政策,还包括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
既呵护市场主体 也相信市场主体的创造力
用发展的眼光看,市场主体不仅是就业的载体,也是创新的载体。既要努力呵护市场主体,也要激发他们的活力,相信他们自身的创造力。很多市场主体的从业者也不是坐等帮扶,他们自己也在努力、在坚持、在创新。保市场主体并不是要把市场主体都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要提升他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能力。
共渡难关之际 也是共创新局之时

共渡难关之际,也是共创新局之时。从报道里能看到,在疫情影响下,有企业遇到原材料供应紧张,生产一时难以为继。其他企业来帮助,大家一起及时调整产业链供应链的组成方式、布局结构。等疫情过去了,这个调整也不用再调回去了。因为这相当于在压力测试下完善优化了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近期一系列帮助市场主体纾困的公共政策、帮扶机制、激励机制,其中有些也会逐步常态化。大家共渡难关,也是在书写更高质量的发展。市场主体与千家万户的就业、收入相连,大家在保市场主体,实际上也是在保人民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岳群 李欣 刘颖 张昊 深圳台 朱明 辛泽铭 王涛 江苏台 徐泽城 厦门台 邱建浩 徐佳妮 陈坤安徽台 蒋兆雨 姚敏 芜湖台 祁骥 榆林台 张润泽)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
QQ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