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发长文缅怀潘际銮院士: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

2022-04-20 18:44来源: 中国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南昌大学发长文缅怀潘际銮院士: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

  图为1993年4月,聘任潘际銮教授为南昌大学校长授聘仪式。(资料图) 南昌大学 供图

  中新网南昌4月20日电 题:南昌大学发长文缅怀潘际銮院士: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

  记者 刘占昆

  “漫步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校园中,我们一定会见到‘潘际銮’这个名字,也许是1栋学生公寓南侧的‘际銮书院’,也许是正气广场西侧的‘际銮路’……它们都缘于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潘际銮院士。”20日凌晨,南昌大学发长文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潘际銮院士。

  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潘际銮院士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至2002年受聘担任南昌大学校长,2002年至今受聘担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继续为南昌大学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南昌大学发长文缅怀潘际銮院士: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

  图为潘际銮院士经常回到南昌大学与学校师生交流。(资料图) 南昌大学 供图

  回到家乡效力桑梓 出任新组建南昌大学校长

  1993年3月,经江西省委、省政府研究,国家教委批复同意将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1993年4月,出于对故土的热爱,66岁的潘际銮院士作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带着清华大学的厚望和江西人民的期望,告别了工作、生活40多年的清华园,回到家乡,来到南昌,效力桑梓。

  历史将铭记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1993年4月14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原江西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南昌大学校长授聘仪式。身材挺拔、仪表儒雅的潘际銮院士接过大红聘书,这意味着:江西从此结束了院士为零的历史,江西从此拉开了创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幕,江西从此开启了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先河。

南昌大学发长文缅怀潘际銮院士: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

  图为2015年9月,潘际銮院士(左二)及其夫人出席南昌大学际銮书院揭牌仪式。(资料图) 易有斌 摄

  抓学校办学定位 建设有自身特色的高校

  上任伊始,潘际銮首先抓学校办学定位,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围绕国家特别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办学指导思想:面向21世纪,以改革总揽全局,定位于江西,服务于江西,紧密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文理工渗透、学研产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南昌大学。

  同时,他又提出办好南昌大学的十大措施:一是实施对院系、学科、专业改造;二是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五是推进教学、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六是编制学校发展规划。七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八是发展校办产业;九是抓好校园建设;十是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这些明确办学思想和有力的措施,得到了学校师生员工的支持和拥护,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潘际銮校长的带领下,南昌大学通过真合、真投、真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产生了“1+1>2”的办学效益。并校当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在全国地方院校首个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结束了江西省无重点建设大学、无博士点、无院士的“三无”历史。

南昌大学发长文缅怀潘际銮院士: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

  2016年12月,潘际銮院士(左二)及其夫人出席南昌大学潘际銮教育基金会成立仪式。(资料图) 许航 摄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科研工作结出硕果

  南昌大学在文章中回忆说,潘老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江西省实际情况,制定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他说:“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引进,二是培养,重点要立足于就地培养。”  “江西作为浅内陆省份,经济相对落后,引进人才比较困难,我们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同时要把精力放在培养中青年教师上。”

  “不打大仗出不了将军,不搞大课题出不了人才!”为了引导教师在科研上有追求、有奉献,也为了使学校科研工作走出困境,步入大道,年近古稀的潘际銮不辞辛劳,经常率各院系所的精兵强将走出校门,奔向社会,寻求科技合作伙伴,争取各种科研经费。

南昌大学发长文缅怀潘际銮院士: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

  4月20日,在潘际銮院士的家乡江西瑞昌,社会各界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悼念活动追思缅怀潘际銮院士。 魏东升 摄

  十年来,潘际銮跑遍了江西全省各地,并逐个拜访了在南昌的省级有关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令他欣慰的是,科研工作终于结出了硕果。“九五”期间,南昌大学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66项,其中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

  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6项,人文社科奖12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2届中国图书奖2项,有200项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拥有涉入机电、化工、医药、信息等领域20多家校办企业,为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他的“江西举全省之力建设南昌大学,南昌大学要举全校之力回报江西人民”的诺言。

  “每次回到南昌大学我都有种回老家的感觉,我希望南昌大学能出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人才,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潘际銮此前对南昌大学寄予殷切期望。

南昌大学发长文缅怀潘际銮院士: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

  4月20日,在潘际銮院士的家乡江西瑞昌,社会各界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悼念活动追思缅怀潘际銮院士。 魏东升 摄

  如今,地处“英雄城”南昌市的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南昌大学在文章最后表示,“南昌大学人将永远铭记这位赣鄱巨子、学界典范、敬爱的老校长,也将带着他的嘱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完)

[责任编辑:侯甜]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