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疏堵解难”保供稳链

2022-04-19 07:01来源: 经济参考报
再贷款撬动万亿资金 扩大“白名单”范围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保供稳价,物流畅通是关键。“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十项重要举措,其中包括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

  当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纷纷发文细化实化各项举措,加大保畅通力度。随着近期相关工作加速推进,堵点卡点断点正在逐步减少。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运输通道畅通保障力度,并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密集部署加大保畅通力度

  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逐个攻关解决重点地区突出问题,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健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运输通道畅通保障力度,推动货运物流尽快回到正常运行轨道,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把畅通物资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作为重中之重;坚决取缔在高速公路主线或者服务区设置的防疫检查点,防止关停问题反弹;不允许再“层层加码”,优化货车通行管控政策;加快推广使用统一互认的通行证……交通运输部18日从十个方面进一步细化措施,为畅通物流提供坚实保障。

  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也要循环。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作用,加强前后方协同、上下游衔接,强化部省联动,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扩大“白名单”范围,指导地方主管部门“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组织生产,保障物流畅通。

  为个体货车司机等交通运输行业灵活就业群体提供稳定可持续的金融信贷支持也尤为重要。对此,交通运输部表示,将会同各有关部门指导各地用足用好中小企业助企纾困、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政策,保障货车司机工作生活条件,通过担保贷款、延期还贷等多种方式加大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明确,将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和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支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融资,帮助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堵点卡点断点逐步减少

  四川德阳,某装备制造工厂正在加紧建设,项目主管李龙近日为一些外省地区原材料发货难问题而担忧。不过好消息是,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供应紧张形势有望缓解。

  让已出台的政策尽快落地,让供应链断点尽快重新连接,堵点卡点尽快疏通,连日来各地都在加紧行动。江苏发布了公铁水空主要物流通道清单,引导推动货运物流供需对接;宁夏设置了专用通道,确保应急物资、鲜活农产品和煤电运输车辆行得通走得顺;浙江宁波、湖州等地专门推出消毒屋、“零接触”代购等特殊服务,为货车司机解决基本问题……

  成效已有所显现。以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关闭关停自查自纠工作进展情况为例,截至2022年4月17日24时,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共关闭收费站206个,占收费站总数的1.91%,比4月10日减少472个,下降了69.62%;共关停服务区70个,占服务区总数的1.06%,比4月10日减少294个,下降了80.77%。

  物流动起来,企业转起来。《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上海、吉林等多地加快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和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上海设立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吉林500户重点企业剔除4户季节性、资金等因素停产企业外,目前496户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菜鸟物流了解到,该公司已经在上海嘉定区筹备开设“助老专仓”,协助民政部门对老年人急需的生活物资进行处理,4月13日开始专仓运行。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4月16日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外卖骑手在岗人员已经达到1.8万多人,每天的配送单量也已经达到180万单左右。

  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在解决短期畅通问题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并推进应急物流体系常态化建设。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其中包括,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看来,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把流通效率放到与生产效率同等重要的高度看待,完善的设施网络是现代市场的“血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建议,应进一步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包括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着力完善冷链运输基础设施,优化枢纽港站冷链设施布局。

  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同时,还应推进应急物流体系常态化建设。贺登才建议,针对本轮疫情暴露的问题,应建立应急物品生产流通动态储备机制和应急物流能力资源台账,加强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应急物流预案和强有力的指挥调度系统,并定期演练。一旦发生应急物流事件,能够立即启动对应的响应级别,推进应急物流体系有序高效运行。

  □记者 王璐 梁倩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10
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0
10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张掖市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流水作业线上工作。新华社发(沈冬兵摄)  10月2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遵化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包裹(无人机照片)。
10
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09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
09
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的奇峰怪石上,勾勒出“龟峰旭日”的壮丽景象。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的奇峰怪石上,勾勒出“龟峰旭日”的壮丽景象。
09
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
08
近日,位于海南文昌的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升级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并短期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检验场馆运营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后续正式开放奠定基础。该中心依托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优势,以“星辰大海·文昌启航”为主题,系统展现中国航天从追梦到圆梦的辉煌历程。
08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2025年中秋月亮最圆时刻发生在10月7日11时48分。今年中秋满月还是一轮“超级月亮”,也就是满月时月球正好位于近地点附近。今年中秋满月还是一轮“超级月亮”,也就是满月时月球正好位于近地点附近。
08
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正旺,各地假日经济活力十足。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正旺,各地假日经济活力十足。
0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