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2022-04-17 19:23来源: 央视综艺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宋朝

  有位名儒对莲花情有独钟

  他仅用119个字

  就描绘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使其成为君子精神的象征

  引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强烈共鸣

  他生于人文渊薮的黄金时代

  曾受到范仲淹的启导

  也与王安石在月下推心置腹

  思想的碰撞,燃亮了文坛

  为宋朝理学思想做出“发端之功”

  朱熹视他为“祖师爷”

  黄庭坚盛赞他“胸怀洒落, 如光风霁月”

  他便是濂溪先生周敦颐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莲”,是他一生的注解

  在周敦颐眼里

  菊花淡雅,开在篱边墙角

  是孤傲清高的隐士

  可有几人能像菊花一样甘当寂寞的隐者?

  牡丹常于名园大圃中陡现芳姿

  被视为宫廷花魁

  但太过娇艳就媚俗了

  只有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生于污泥浊水而洁身自好

  长于黑暗而向往光明

  不遁世隐逸,不贪恋富贵

  是不为环境屈服而与之斗争的姿态

  而这也是周敦颐向往的

  中正清直的“君子”人格

  不以人间名利为念

  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周敦颐一生大多从事办案工作

  官做得不大,但敢于说话,刚直不阿

  他在赣州任职时

  发现一名囚犯依法本不该判死刑

  可顶头上司王逵却要定其死罪

  当其他人阿谀奉承之时

  周敦颐挺身而出,与王逵争辩

  扔下笏板,打算辞官而去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一句话惊醒王逵

  他重新查阅卷宗

  最终依律修改了量刑

  即使身处诡谲多变的官场

  周敦颐始终保持着莲花般的君子气节

  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周敦颐一生爱莲

  晚年抱病辞官,归隐在庐山莲花峰下

  将门前小溪唤做“濂溪”

  “濂”,即清廉

  遗世独立的莲花

  俨然成了周敦颐人生的符号

  成为他一生的诠释

  每个时代都有“爱莲者”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

  演绎《爱莲说》时

  应该身着洁白的服饰

  以象征莲花的圣洁气质

  但传唱人郁可唯有独特的理解

  在《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的舞台上

  她以一袭黑装亮相

  强烈的视觉反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郁可唯心中

  淤泥,代表着不悦的经历

  自己努力从痛苦、悲伤中“钻”了出来

  如今回首,曾经的悲伤、挫折

  已化为滋养自己不断前行的养分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干净透彻的歌声如莲花般绽放

  歌曲的配乐也相得益彰

  吉他、箱鼓、口风琴纯粹自然的不插电演奏

  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的高远意境

  让人好似回到千年前的盛夏

  冲出淤泥的莲花

  热切地朝着阳光向上生长

  湖面碧波依然,荷叶下鱼儿巡游

  一片生机勃勃

  自成一道夏日限定的风景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莲,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种子在埋藏多年后仍有机会发芽

  成为一棵鲜活的植株

  开出绚烂的花朵

  它从泥水中汲取营养

  全身都是宝藏

  郑伯琛写下“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

  对荷叶默默奉献的精神备加赞扬

  吴师道写“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借莲子勉励世人刻苦努力

  从古至今

  文人雅士将溢美之词

  毫无保留地赋予了莲

  在这个时代

  “爱莲者”还有很多

  廖昌永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

  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郁可唯希望,能像莲花一样坚守本心

  为大家呈现出更多好的作品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千百年来

  人们赏莲、爱莲、颂莲

  是对清廉之美、高洁之美向往

  如莲花般高贵的君子之风亘古弥新

  香远益清,代代相传

  一首首诗篇,一部部经典

  滋养着我们心中的莲花

  让我们在浮躁的尘世中

  始终保有一份清醒的境界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眼下,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南台镇农民在收获水飞蓟后,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大豆。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水飞蓟素具有解毒护肝的功效,常用于肝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09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近年来,对口援疆省市持续选派大量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08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08
7月6日凌晨,在邵永高铁跨S236省道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五局工人进行连续梁合龙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跨S236省道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着邵永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0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