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2022-04-17 19:23来源: 央视综艺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宋朝

  有位名儒对莲花情有独钟

  他仅用119个字

  就描绘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使其成为君子精神的象征

  引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强烈共鸣

  他生于人文渊薮的黄金时代

  曾受到范仲淹的启导

  也与王安石在月下推心置腹

  思想的碰撞,燃亮了文坛

  为宋朝理学思想做出“发端之功”

  朱熹视他为“祖师爷”

  黄庭坚盛赞他“胸怀洒落, 如光风霁月”

  他便是濂溪先生周敦颐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莲”,是他一生的注解

  在周敦颐眼里

  菊花淡雅,开在篱边墙角

  是孤傲清高的隐士

  可有几人能像菊花一样甘当寂寞的隐者?

  牡丹常于名园大圃中陡现芳姿

  被视为宫廷花魁

  但太过娇艳就媚俗了

  只有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生于污泥浊水而洁身自好

  长于黑暗而向往光明

  不遁世隐逸,不贪恋富贵

  是不为环境屈服而与之斗争的姿态

  而这也是周敦颐向往的

  中正清直的“君子”人格

  不以人间名利为念

  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周敦颐一生大多从事办案工作

  官做得不大,但敢于说话,刚直不阿

  他在赣州任职时

  发现一名囚犯依法本不该判死刑

  可顶头上司王逵却要定其死罪

  当其他人阿谀奉承之时

  周敦颐挺身而出,与王逵争辩

  扔下笏板,打算辞官而去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一句话惊醒王逵

  他重新查阅卷宗

  最终依律修改了量刑

  即使身处诡谲多变的官场

  周敦颐始终保持着莲花般的君子气节

  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周敦颐一生爱莲

  晚年抱病辞官,归隐在庐山莲花峰下

  将门前小溪唤做“濂溪”

  “濂”,即清廉

  遗世独立的莲花

  俨然成了周敦颐人生的符号

  成为他一生的诠释

  每个时代都有“爱莲者”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

  演绎《爱莲说》时

  应该身着洁白的服饰

  以象征莲花的圣洁气质

  但传唱人郁可唯有独特的理解

  在《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的舞台上

  她以一袭黑装亮相

  强烈的视觉反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郁可唯心中

  淤泥,代表着不悦的经历

  自己努力从痛苦、悲伤中“钻”了出来

  如今回首,曾经的悲伤、挫折

  已化为滋养自己不断前行的养分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干净透彻的歌声如莲花般绽放

  歌曲的配乐也相得益彰

  吉他、箱鼓、口风琴纯粹自然的不插电演奏

  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的高远意境

  让人好似回到千年前的盛夏

  冲出淤泥的莲花

  热切地朝着阳光向上生长

  湖面碧波依然,荷叶下鱼儿巡游

  一片生机勃勃

  自成一道夏日限定的风景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莲,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种子在埋藏多年后仍有机会发芽

  成为一棵鲜活的植株

  开出绚烂的花朵

  它从泥水中汲取营养

  全身都是宝藏

  郑伯琛写下“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

  对荷叶默默奉献的精神备加赞扬

  吴师道写“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借莲子勉励世人刻苦努力

  从古至今

  文人雅士将溢美之词

  毫无保留地赋予了莲

  在这个时代

  “爱莲者”还有很多

  廖昌永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

  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郁可唯希望,能像莲花一样坚守本心

  为大家呈现出更多好的作品

他用119字在世人心间种下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千百年来

  人们赏莲、爱莲、颂莲

  是对清廉之美、高洁之美向往

  如莲花般高贵的君子之风亘古弥新

  香远益清,代代相传

  一首首诗篇,一部部经典

  滋养着我们心中的莲花

  让我们在浮躁的尘世中

  始终保有一份清醒的境界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随着夜幕降临,河道两岸灯光点缀,乌篷船缓缓划过,水面映射出绚丽色彩。当暮色浸染白墙黛瓦,乌镇从素简水墨画蜕变为流光溢彩的数字梦境。
05
11月5日将迎来本年度第二次“超级月亮”。这是2025年三次“超级月亮”中离地球最近的一次,也是年度最大满月。“超级月亮”即“近地点满月”,就是满月时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05
11月4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和都江堰基地的13只熊猫搬入新启用的绵阳基地“新家”,这标志着历时3年建成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投入试运行,中心在都江堰、卧龙、雅安之外,又添绵阳一座基地。
05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目前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项展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静待盛会。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目前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项展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静待盛会。
04
“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在故宫永寿宫展厅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在故宫永寿宫展厅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04
11月3日,农民驾驶农机在江苏省兴化市兴东镇周韩村田间施肥,为冬小麦播种做准备(无人机照片)。记者11月3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10月30日,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两成半。
04
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
03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布局算力产业,建成淮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国创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吸引腾讯、阿里、华为等众多头部企业落地布局。
03
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
03
11月2日,2025北京马拉松在京举行。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