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代新变  绘安居新景(全面小康画卷)

2022-04-17 07:19来源: 人民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感时代新变  绘安居新景(全面小康画卷)

肖蓝中国画《有风筝的风景》。

感时代新变  绘安居新景(全面小康画卷)

刘建中国画《大湾新居》。

感时代新变  绘安居新景(全面小康画卷)

周圆中国画《美丽家园,幸福生活》。

感时代新变  绘安居新景(全面小康画卷)

徐冬青中国画《春之乐园——怒江扶贫新村安置点》。

感时代新变  绘安居新景(全面小康画卷)

陈树中油画《俱欢颜·安居》。

  人民安居乐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道动人风景。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幸福图景,激发着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他们或以特写的镜头,或以宏阔的视野,捕捉身边的生动景象,绘就当代中国绚丽多彩的“安居图”。

  真情描绘安居画卷

  近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对居住条件改善深有感触的美术工作者,充分发挥视觉艺术的优势,生动反映社会成就。

  国家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帮助许多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陈树中油画《俱欢颜·安居》,以细腻的笔触,定格人们搬新家的场景,体现保障性安居工程带来的民生新变化。作者有意以人物为主体,使其成为视觉中心,并通过细致的神态刻画和心理描绘,展现他们发自肺腑的喜悦。人群后方楼房林立,绿树成荫,寓指人们将在新家中开启美好新生活。城市更新不断刷新居民的幸福指数,尤其是“适老化”设计,助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周圆中国画《美丽家园,幸福生活》,便抓住了“爬楼机”这一关键词,以小见大,体现城市的温度。作品以两联画的形式,分别刻画了社区改造后焕然一新的面貌,以及楼宇内腿脚不便的老人尝试使用爬楼机的场景,生活气息浓郁。这既是安居梦的艺术缩影,也是作者关注现实的真切表达。

  在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中,不少美术工作者着力描绘了农村新居。比如,2020年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的扶贫主题美术创作中,林容生于写生的基础上,创作了两幅表现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的中国画。两幅作品皆以俯视的角度,刻画了绿水青山怀抱中一排排整洁的新型民居,再现赤溪村脱贫致富的建设新貌。同样基于写生,徐冬青中国画《春之乐园——怒江扶贫新村安置点》,聚焦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一隅。画面上,春花烂漫、蝴蝶飞舞,一幢幢崭新民居若隐若现,远处白云朵朵,极富浪漫诗意,生动呈现易地扶贫搬迁给独龙族人带来的生产生活巨变。在美术工作者笔下,这些美丽新居尽显祥和气象,反映了群众有房住且住得好的幸福生活。

  多元呈现诗意栖居

  诗意栖居,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美好追求。近年来,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身处其中的美术工作者,也力图从多个视角、不同层面描绘诗意栖居之景,呈现更加立体多元的全面小康画卷。

  有的美术工作者聚焦平静恬淡的城市一隅,将特写镜头对准身边的生活环境,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如林蓝中国画《住有绿居·深圳·2020》侧重对室外环境的描绘。作品选取城市社区绿荫环绕的一角,以写意笔法展示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转变,凸显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李翔油画《家·园》系列,则以室内景物为对象,通过不同空间中物象的组合,让宁静和谐的家居生活更具温馨感。清新雅致的色彩运用和轻快的画面节奏,尽显创作者的审美意趣和精神追求。

  有的美术工作者聚焦乡村整体面貌的变化,以营构传统美学意境表现诗意生活。近年来,美术界涌现一批图绘美丽宜居乡村的中国画作品。像田黎明中国画《家园意写大湾村》,画家用一贯明亮、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抒写新农村的田园风光。画面中,远景青山绵延;中景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楼前绿植环绕,其间有汽车穿行;近景是在田野中劳作的村民,他们或忙于耕种,或闲坐休憩,一派静谧美好的山乡“宜居宜业”景象。何加林中国画《老寨新韵》,则尝试用色彩写生、创作,以来自生活的笔墨创新,探索山水新径,将新民居融入新山水,尽展云南老寨旧貌换新颜的巨变。

  美术工作者们将传统美学意蕴和现代审美相结合,以对现实生活的体悟激活艺术创造力,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城乡诗意栖居图。

  艺术表现城乡活力

  在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中,不少美术工作者力图通过描绘城乡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艺术表达对住房发展成就的切身体会,深刻表现时代之变化、中国之进步。

  城市的活力,在美术工作者笔下真实再现。创作者或聚焦城市更新中焕发青春的老街区,或关注新城、新区建设的火热景象,从不同的视角表现城市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比如,肖蓝中国画《有风筝的风景》,以轻松的日常生活场景,记录了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像刘建中国画《澳门新貌》、孙宽中国画《扬州新貌》等,分别以开阔和颇具纵深感的场景描绘,铺陈城市有机更新的动人图景。韩克伟油画《新城》等作品,则以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楼,折射现代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作品,成为城市繁华、生活美好的艺术见证。

  家乡的活力,在美术工作者笔下得到艺术升华。创作者由点及面,通过描绘新型社区、特色田园乡村等,反映农房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等新成就。例如,陈危冰中国画《东方风来满眼春》和王超版画《秀美家园 悠悠乡思》,便从不同视角聚焦这一主题。前者墨色氤氲,画面近景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中景、远景楼房耸立,以时代新风吹拂下的城市山水新境,咏颂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后者清新雅致,通过木版水印技法镌刻浙江特色小镇景致,传统技艺与时代气象的融合,恰如其分地彰显特色小镇所承载的“诗画浙江、人文之美”。

  “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无论是关注广厦林立的发展活力,还是聚焦归园田居的现代诗意,美术工作者均力图让艺术贴近时代脉搏,充分彰显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这既为新时代艺术创作“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提供启示,也激励着美术工作者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一步精研深耕,绘就更多时代画卷。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版式设计:蔡华伟

  作者:汪  瑞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位于北京的一个现代化商业温室中进行番茄自动杂交授粉操作(2024年11月29日摄)。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
13
8月12日,果农在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张田各庄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采摘软枣猕猴桃。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8月12日,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六百户村四季青蔬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采摘苦瓜。
13
游客乘船游玩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13
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
12
8月11日,游人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永安溪白塔镇段游玩(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
12
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
12
8月9日,游客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棉花天坑景区内的悬崖书店游玩。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棉花天坑景区的悬崖书店于2025年5月开业,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与阅读体验吸引众多游客和读者,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
11
8月10日拍摄的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桑沟湾海域生态网箱养殖区(无人机照片)。当日,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桑沟湾海域朝霞绚丽,渔民驾驶渔船前往生态网箱养殖区进行秋管作业,海上生产一派繁忙景象。
1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