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梁核心区再次发现两只华北豹身影!活动区域不在景区范围

2022-04-14 20:28来源: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年3月和4月初,在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西北部的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在林中的红外相机两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的身影,而且两次拍摄的并非同一只华北豹。野保专家表示,这些大型猫科动物重新漫步在太行山密林,是生态修复最好的体现。此外,近年来连续数十次记录到华北豹的清晰影像,表明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华北豹稳定的栖息地,而且还存在着华北豹稳定的种群。

驼梁核心区再次发现两只华北豹身影!活动区域不在景区范围

  红外相机今年第一次捕捉到的华北豹。

  惊喜连连 红外相机两次拍到华北豹

  昨日,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曹振平介绍华北豹的发现过程时,仍难掩激动之情。“今年3月,我们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例行回收布设在林中红外相机的视频资料,当检查驼梁梁顶处的一架红外相机记录的画面时,惊喜地发现一只豹子的身影,当时它正从红外相机前路过,其身形被完整清晰地捕捉到。后来,经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保专家与猫盟成员根据影像资料初步推测,这是一只成年雌性华北豹,也是今年第一次在驼梁发现华北豹。”

  曹振平说,4月初,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再次对红外相机进行数据回收,影像资料中第二次出现了一只华北豹新个体,也就是说,4月初拍摄到的华北豹和3月拍摄到的华北豹不是同一只。

驼梁核心区再次发现两只华北豹身影!活动区域不在景区范围

  红外相机今年第二次捕捉到的华北豹新个体。

  其实,今年3月在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华北豹的身影,并非第一次。为探寻华北豹种群活动踪迹,2017年,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猫科动物联盟开始就华北豹的发现和保护展开合作,并在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主要活动区域固定安装了数台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测林内华北豹及其他野生动物活动轨迹情况,当年便三次拍摄到一只华北豹个体,说明在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华北豹存在的可能性。

驼梁核心区再次发现两只华北豹身影!活动区域不在景区范围

  设置在密林中的固定红外相机。

  2019年,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实施了“华北豹实时监控项目及华北豹种群及栖息地专项调查项目”,保护区利用此契机与中国猫科动物联盟联合启动了“引豹还家”项目,继续利用原有红外相机开展监测工作。监测工作从2019年7月一直持续到2021年5月,在保护区范围内的石家庄市平山县合河口乡合河口村、前大地村、杨家庄村三个监测样地,布设了有效相机位点80个,共获得了野生动物独立有效探测5831次。监测结果表明,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兽类群落结构较为完整和稳定。在监测到的全部18次华北豹的影像资料中,17次均来自同一只母豹个体,一次来自一只公豹个体。另外,在红外相机监测中,还识别出了野生兽类14种及地栖鸟类2种,隶属5目10科16属。

  多次出现 驼梁成华北豹稳定栖息地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在驼梁?是仅仅在此路过,还是把这里作为了它的栖息地?

  据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管理处处长刘洵介绍,华北豹是全球9个金钱豹亚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是我国特有的金钱豹亚种,其模式标本诞生在北京,据估计全国种群数量不足400只。华北豹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太行山区域,特别是驼梁一带;如今现存华北豹种群小(单一种群小于50只个体)且分散,分布于相互孤立的自然保护区中,面临着较高的局地灭绝风险。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及周边区域生活着华北山地最重要的华北豹源种群之一。

  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高达98%。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其分布的典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基本上保持了比较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华北山地具有典型代表性,这也为华北豹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和自然空间。

  野保专家表示,这些年驼梁的自动红外监测系统连续数十次记录到华北豹的清晰影像,表明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但是华北豹稳定的栖息地,而且还存在着华北豹稳定的种群。

驼梁核心区再次发现两只华北豹身影!活动区域不在景区范围

  保护区内树木茂盛为野生动物繁衍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引豹还家 修复生态改善太行山自然环境

  “在驼梁发现华北豹具有象征意义。”中国猫科动物联盟的创始发起人宋大昭说,“之前我们设计的一个‘引豹还家’项目,是‘以豹之名’修复生态,改善太行山自然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重新连通被割裂的生态廊道,帮助华北豹避开盗猎者,从山西、河北沿着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自然扩散,让豹重回北京‘老家’成为可能,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生态的紧密联结。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找和保护华北豹,并不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们的‘执念’,而是在华北豹回家的路上,人们努力修复生态的象征。”

  成立于2013年的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是一个专注于保护中国野生猫科动物的民间志愿者团队,也是一个专业成熟的公益机构。野生动物志愿者宋大昭早在2008年起就开始了对太行山地区的华北豹及其所代表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保护。宋大昭解释说,“引豹还家”不是非要让豹子回到北京,而是希望看到整个太行山到燕山,能够重新有豹子在这里散步,希望从八达岭到河南黄河的风陵渡,都能看到华北豹在山林里游荡。从物种保护的角度来说,希望豹子出现在它历史上的栖息地里,让这些大型猫科动物重新漫步在山林里面,是生态修复最好的体现。

  据悉,近年来,随着河北省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还家”的不只有华北豹。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管理处处长刘洵介绍说,近年来,河北省先后出台了《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关于建立健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文件,建立健全了野生动植物各项保护制度,编制实施了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规划,相继开展了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系列专项行动,划定了禁猎区、规定了禁猎期,恢复了一批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全省野生动植物自然生存环境和生态空间得到完善和加强,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促进了全省的生态系统平衡。目前,全省已建有自然保护地158处,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物种由过去的541种增加到60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9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4种。

驼梁核心区再次发现两只华北豹身影!活动区域不在景区范围

  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高林密,植被覆盖率达98%。

  特别提示 华北豹活动区域未在驼梁景区范围

  据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副主任李剑平介绍,华北豹的活动区域在保护区的核心区,而驼梁风景区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所以,进入驼梁风景区的游客不必担心会“偶遇”华北豹。此外,目前驼梁风景区因封山防火暂未开放,封山防火期将持续至5月31日。

  李剑平提醒,进入景区的游客以及野游爱好者一定要遵守景区的各项管理规定和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不得破坏保护区内的科研设备和设施。自觉爱护驼梁的生态环境,自觉保护驼梁的生物多样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自然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必须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图片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转自丨石家庄日报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眼下,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南台镇农民在收获水飞蓟后,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大豆。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水飞蓟素具有解毒护肝的功效,常用于肝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09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