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紧牙关“动态清零”,坚持才能胜利

2022-04-14 07:33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姜微、姚玉洁、龚雯

  上海战疫进入最关键的攻坚时刻。12日,上海新增1189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514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疫情仍处高位运行,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与此同时,方舱周转速度也在加快,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正逐步缩短至一周左右,12日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6378例。按照“三区”划分、差异化防控规定,当日首批防范区居民走出小区,触摸这个珍贵而美丽的春天。

咬紧牙关“动态清零”,坚持才能胜利

  4月12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据悉,该方舱医院建成后有望提供5万张床位。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困难与希望并存,压力与信心同在。越是这样的关键时刻,越要咬紧牙关,绝不松懈,坚持到底。

  2500万人口的大上海,人口高度密集、流动昼夜不息,面对指数级传播的病毒,社会面“动态清零”的难度同样是指数级的。两年多来,上海经历了大大小小多轮疫情侵扰,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每一次都依靠快速和坚决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次,上海面对隐匿性强、传播速度更快、多链条传播的奥密克戎“奥数”题,追击难度超乎寻常,跟病毒的遭遇战、阻击战都打得异常艰苦。对于老龄化程度超过36%、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接近83万、基础病患者绝对数量巨大的上海,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既是上海一以贯之的立场,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选择,这个信念毫不含糊。上海必须咬紧牙关,怀着必胜的决心,拿下这场大仗硬仗。

咬紧牙关“动态清零”,坚持才能胜利

  4月12日,在美团买菜上海逸仙路站,工作人员起床后吃早餐。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与病毒赛跑,与疫情搏击,必须快字当头,以快制快,全速做好“四应四尽”。但是,这次病毒大规模突袭,一些人还没有从以前的“惯性”中走出,麻痹大意、疏忽轻敌有之,基层防控标准参差、管理松懈有之……面对病例骤增的疫情,城市“生命体”也出现了短暂的透支,2500万人的生活供应因为“毛细血管”受阻,出现了局部买菜难、就医难,这场遭遇战,处处挑战、环环艰巨。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鏖战,很多人疲累了、病倒了,还有一些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干警在一线与病毒“短兵相接”中感染了。但是在短时间内集中筛出大量感染者,证明努力没有白费。尽管战况仍在胶着,可以感知的是各方面工作逐步改善,一些积极信号正在显现。核酸检测“采、送、检、报、转、收”各环节联动协同,“日清日结”加快提速,100多座方舱医院陆续投入使用,总床位约20万张。第一批“三区”名单公布,10323个防范区“解锁”,意味着病毒指数级传播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咬紧牙关“动态清零”,坚持才能胜利

  4月12日,装有驰援上海物资的车辆在大连港装船起运。新华社发

  毋庸置疑,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拐点尚未到来,社区还有传播,各项工作仍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咬紧牙关,坚韧不拔。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拿出克敌制胜的勇气和决心,做好更严谨精细的预案,把各种情况考虑得更加深入,把各项措施落实得更加细致;要格外珍惜向好的势头,慎终如始,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下更大的功夫,把疫情“围住捞干”;要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坚决有力落实各项已部署的防控措施,以快制快,兵贵神速,坚决彻底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抗疫,不仅是白衣执甲的战场,更是精神的对垒、意志的决战。面对极限考验,“动态清零”必须始终坚持、牢牢坚守,排除万难,以“人在阵地在”的坚定信念豁出去、扑上去,才能真正抵近胜利。抗疫没有局外人,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严防死守,决不能让病毒趁隙而入、杀个“回马枪”。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咬紧牙关“动态清零”,坚持才能胜利

  4月12日,在上海松江区一被列为封控区的居民小区内,医务人员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难越向前。让前线“战士”们放心交出后背的,是无数普通人的挺身而出,同心同行,以手臂挽住手臂,以坚定激发坚韧坚强。“大白”们汗流浃背,“团长”们一马当先,社区干部们全力“顶、扛、拼”,邻里间守望相助……爱与勇气,成就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和文明之光,更将坚定我们闯关夺隘、追求必胜的信心。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是在艰苦磨砺中走向成熟。上海这座英雄的城市,也必将在这场千难万险的战疫中,走进春天,走向胜利。

  咬紧牙关,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将胜利!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1月8日,在第八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观众在乔山健康科技展台参加自重引体向上挑战活动。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展区以“更高品质、更好生活”为主题。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展区以“更高品质、更好生活”为主题。
09
北京时间11月8日,“雪龙”号轮机部机工田健伟在机舱中巡视主机排气阀。有仔细检验,排查隐患的……  北京时间11月8日,大管轮董恒(左)在集控室内为机工田健伟讲解主要设备报警信息。
09
初冬时节,北京怀柔的红螺寺、雁栖湖等地,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引得不少游客前来赏景游玩。初冬时节,北京怀柔的红螺寺、雁栖湖等地,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引得不少游客前来赏景游玩。
09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08
近日,记者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探访。近日,记者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探访。近日,记者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探访。
08
11月7日在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西门子医疗展台拍摄的设备。这些供给侧的前沿创新,有效对接老龄化社会催生的消费需求,为银发经济不断注入新动能。这些供给侧的前沿创新,有效对接老龄化社会催生的消费需求,为银发经济不断注入新动能。
08
11月6日,从澳门国际机场起飞的直升机飞抵深圳国际邮轮母港直升机停机坪。两架次跨境直升机搭载着首批乘客,先后完成从澳门国际机场至蛇口、从蛇口至香港信德直升机场的飞行。两架次跨境直升机搭载着首批乘客,先后完成从澳门国际机场至蛇口、从蛇口至香港信德直升机场的飞行。
07
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07
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幕。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幕。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幕。
0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