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家酸菜企业的生产乱象后,多家企业纷纷发表声明,道歉的道歉,撇清的撇清。目前,涉事企业已被立案调查,相关人员也被控制。对于食品行业而言,再次敲响安全警钟,食品安全没有“双标”可循。
曝光发现,涉事企业之所以对国内产品销售含有杂质“土坑酸菜”,国外出口的酸菜则用标准化生产工艺,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高低不同。具体说,国内罚款少,国外是重罚。违法成本低,对于处于市场激烈竞争的企业来讲,无疑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法门”。
“土坑酸菜”究竟坑了谁?这既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也是自毁特色产品金字招牌。不管是监管者、生产者,食品安全都没有“双标”可循。
政府重视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是好事,但也要警惕行业野蛮生长存在的风险,监管督查不能偏之于软。看重企业对当地经济贡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看不见”的手,守住食品安全生产底线,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此番全面叫停土法腌制酸菜,当从长计议,做长远打算,给传统土法腌制酸菜立规矩、树标准、强规范。
对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而言,卫生始终是生命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更要带好头、作表率。食品安全无终点,加强治理莫松懈,特别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口,落实法律规定的检测检验要求,从流程管理上落实最严格标准。在筑牢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企业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新闻多一点>>
市场监管总局派督导组严查“土坑酸菜”“木薯粉条”等问题
针对央视“3·15”晚会报道的“土坑酸菜”“木薯粉条”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派出督导组分赴湖南省、河南省,督促两省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严厉查处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两省市场监管部门立即查封“3·15”晚会曝光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责令企业全面下架召回涉事产品。对违法采购使用涉事产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一查到底,依法严厉处罚。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对监管责任不落实等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严肃问责。
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采购使用涉事产品作为原料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一律下架召回相关产品,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举一反三,深入排查治理类似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记者/李万祥 策划/张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