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互通开始第三层高架钢箱梁吊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本报讯(记者 何钢) 城北快速路工程又有新进展。记者昨日从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现场了解到,晓庄互通第三层高架正式开始吊装。这处重要的节点枢纽建成后,将形成3层高架、1层地面、1层隧道、2层地铁共7层的立体交通枢纽。
在曾经的晓庄广场转盘路口,记者看到,地面已架起两层纵横交错的高架。由于该枢纽要构建8个方向的转换匝道,从空中看,高架在路口交汇时像一个“人”字形。在一层主线高架上方,记者看到一组钢箱梁已架设完毕,工人在20多米的高空,进行接缝焊接施工。“由于位于十字路口上方,钢箱梁的吊装全部在夜间进行。”施工单位中铁十局项目总工张文印告诉记者,晓庄互通地面车流量大,为减少对交通影响,三层跨路口高架,均采用预制钢箱梁吊装工艺。目前第三层高架先期吊装西向北转换箱梁(幕府东路—和燕路北段),之后再吊装东向南箱梁(栖霞大道—和燕路南段)。除跨路口采用钢箱梁吊装外,其余段落,则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方式。第三层高架计划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跨路口钢箱梁吊装,同步实施其余段落箱梁浇筑。
据介绍,晓庄互通为地上3层高架,其中一层主线桥与和燕路地面平行,向南对接和燕路隧道,向北对接吉祥庵隧道,已具备通车条件。二层匝道桥已完成近80%,共形成4个方向转换匝道,即:和燕路北右转至幕府东路、和燕路北左转进入栖霞大道、和燕路南右转进入栖霞大道、和燕路南左转进入幕府东路。由于东南角二层匝道已建设完成,高架桥东侧和燕路已开放地面交通,包含2股直行车道和1股右转进入栖霞大道车道。而高架桥西侧地面目前保持双向2股车道,早晚高峰车辆通行条件暂未改善。
晓庄互通所在位置除地上3层高架外,地下还有已建成的晓庄广场隧道。目前和燕路地下正实施地铁1号线北延工程,地铁7号线也在此设站,使得整个晓庄广场枢纽构成了7层立体交通体系。
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南起新庄立交落地点,北与和燕路过江隧道衔接,全长6.12公里。该路沿途共设3处节点隧道及1处晓庄立交互通。其中红山路隧道已于2020年通车,和燕路隧道在今年春节前完成封顶,与1号线北延共建的吉祥庵隧道目前也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即将进入到内部机电安装和装饰阶段。
按照今年的城建计划,除受地铁影响施工区段外,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将在年内实现主线全面开通。这对完善我市“井”字加外环快速路网体系、强化区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全线贯通的红山路—和燕路快速路不仅能快速承接过江车辆,缓解城北交通拥堵,还将有效串联起江南江北双主城,让市民出行更加顺畅。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