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2022-03-09 11:29来源: 羊城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广东有句俗语,“木棉花开,冬不再来”。虽然还有一点“倒春寒”,但街坊们近期明显可以感觉到天气暖和多了。一年一度的木棉花开季节也如约而至。羊城晚报记者8日走访广州中山纪念堂以及越秀公园等地,发现各处木棉花开,即将进入最佳观赏季节。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3月8日,广州春光明媚,中山纪念堂的木棉灿烂盛放,美不胜收,吸引不少街坊前来赏花

  冷空气影响,部分木棉花尚留“黄衣”

  有街坊反映,往年观赏木棉花的时候,一般黄叶落尽,仅余红花。今年很多木棉树却还留着“黄衣”“黄裙”,形象颇为特别。羊城晚报记者就了解到,这是由于前段时间天气寒冷,木棉花黄叶尚未落尽的缘故。据介绍,再过一到两周,原来的黄叶落尽,才是最佳的观赏时节。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部分木棉花尚留“黄衣”

  在广州观赏木棉花,中山纪念堂绝对是值得打卡的好去处。中山纪念堂最著名的一棵木棉,植于康熙年间的1669年。树龄有350多年,被誉为“木棉王”。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最美木棉”。木棉王树高27米余,平均冠幅33.75米,胸围615厘米,非常雄伟。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红棉吐艳

  “木棉王”位于纪念堂东北侧,脚下就立有一块刻有朱光市长那首赞美红棉的词作的立石,“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人道是,三月正春风”。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在广州观赏木棉花,中山纪念堂绝对是值得打卡的好去处

  中山纪念堂已为452棵乔木实施“一树一档”

  羊城晚报记者从中山纪念堂了解到,除了“木棉王”以外,管理中心已对园区内和围墙外靠近纪念堂一侧的乔木进行全面管理,精准普查出中山纪念堂园区内共有452棵乔木,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乔木档案,实行“一树一档”。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树木按照A、B、C、D四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现有A类古树名木共计11棵(其中有7株是在册古树名木,4株正申报入册古树名木);B类重点乔木共计78棵,其中古树名木后续资源33株;C类一般乔木363棵;D类是纪念堂围墙外的树木,共计111棵。除了广州市对古树名木的统一编号,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也对每株古树名木及老树均实施编号管理,并对古树名木进行“立牌”保护,让古树身份“亮”出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广州中山纪念堂对古树名木进行“立牌”保护

  树木拥有最高优先级,围绕树木造景观

  因为拥有了众多的古树资源,工作人员介绍,中山纪念堂目前已树立依托古树名木和大树老树挖掘打造系列树木景观的理念,近年来已开发了“中国最美木棉”景观、“白兰卫士”景观、“树上树”景观、“树抱树”景观、“游龙休憩”景观等,并挖掘菩提树、南岭黄檀等树木故事,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的人文景观作用。

  另据介绍,园内将不片面追求园区绿化景观效果,在绿化景观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出现冲突时,以古树名木和大树老树的保护作为优先级考虑。为做好古树名木和大树老树的宣传工作,已举办各种古树名木科普、研学活动,如“探访最美古木棉”科普活动,“中山纪念堂红棉学堂”研学活动、“听见花开 植物医生”系列科普活动等。其中,在探访古木棉活动中,科普人员向青少年展示如何用先进的植保设备给“木棉王”体检,讲述木棉生长特性,木棉花的用途等,帮助他们学习绿化知识,增强爱绿护绿的意识。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中山纪念堂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的人文景观作用

“木棉花开,冬不再来”

  一、广州木棉花最早的记载是出自何处?

  答: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木棉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

  二、广州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木棉?

  答:能用能吃,非常符合广州人的个性。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广州人喜欢木棉树和木棉花,古时候在广州越秀山麓学海堂一带的木棉树,“花开则远近来视,花落则老稚拾取,以其可用也”(《学海堂志》)。

  三、木棉被多少次定为广州“市花”?

  答:两次。早在1931年(一说1935年),木棉花曾被定为广州市花。1982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将木棉花定为市花,更加深了广州市民对木棉的青睐和尊敬。

  四、中山纪念堂“木棉王”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动人故事吗?

  答:这棵木棉树所在地是广州历史上的军政要地,清初是巡抚院署,清末是抚标箭道(军队训练和驻扎的地方,是清代广州城的军事要地),后改为督练公所。1912年为广东省督军署,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为广州军政府。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将广州军政府改为总统府。总统府后来因陈炯明于1922年发动“六一六”兵变被毁。1931年,国民政府在总统府旧址上兴建了中山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木棉王”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迁,目睹了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领导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壮举、中山纪念堂的拔地而起、日军签署投降协议、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亚运会徽发布及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等。

  文字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通讯员 陈欣

  图片、视频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20
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
20
10月18日,一列满载进口物资的货物列车驶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无人机照片)。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进口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
19
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金秋时节,神州大地色彩斑斓,秋景迷人,吸引市民和游客赏景游玩,亲近自然。
19
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境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参与。10月18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江西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境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参与。
19
在贵州,“村超”“村BA”成为地区崭新“金名片”;滕王阁前,背诵《滕王阁序》的游客络绎不绝;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有效延展消费链条,群众多元消费需求在丰富多彩的文旅供给中不断得到满足。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