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清晨4时许
天还蒙蒙亮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学院
烘焙实验室里
两位学生志愿者已经忙碌起来
和面、揉面、醒面、上锅蒸
白胖胖的馒头冒着热气出了锅
荞麦面也做得刚刚好
每天凌晨四五点
这样忙碌的场景都会出现
已经持续了5个月……
近日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学院
“爱心早餐”志愿小组的同学们
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
由学校社区所在地
常青花园社区的环卫工人们
送来的感谢信
信中写道:
“感谢你们在过去几个月里,每天都给常青花园的环卫工人送上热乎的早餐,感谢你们的风雨无阻,你们的坚持奉献是对雷锋精神生动地诠释。环卫工人们手里捧着的不仅是暖身的早餐,更是暖心的爱。”
2021年10月
在志愿者席悦的带领下
食品学院成立
“爱心早餐”志愿小组
每天为常青花园社区的
7位环卫工人送早餐
已经坚持了5个月
在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
学生们看到
环卫工人们十分辛苦
由于工作时间很早
早餐常常就吃
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咸菜
于是同学们萌生了
利用食品学院的条件
为他们送温暖的想法
志愿小组自成立以来
受到同学们的踊跃支持
目前志愿者稳定在109位
都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
“我们会排班,
每天由两名同学值班,
一位做馒头和面包,
一位做粥或面条。”
每天清晨四五点
志愿者们就已开始在
食品工程楼烘焙实验室里忙碌
揉面、醒面、发酵、烘烤……
7时30分准时将早餐
送到环卫工人手中
为了让环卫工人们吃好吃饱
他们每周会排食谱
光粥类就包括南瓜粥、绿豆粥、
薏米粥、红糖燕麦粥等
还有挂面、荞麦面、
馒头、红豆面包……
每天轮换着来
“大一的同学一般8点开始上课,
大二是8点20,
我们能在送完早餐后准时上课。”
对于大多数志愿者们来说
食品加工与制作是件陌生的事
同学们一起看网上的食谱
学院还专门请来食堂师傅
为他们做培训
大一学生张子春在家从没做过饭
第一次做爱心早餐时
都不知道该用冷水还是热水下面
切出来的南瓜形状也是大小不一
但是经过培训和实践
他已经能娴熟地煮粥、做面包
该院党委副书记王欣介绍
同学们学习食品制作
与提高食品营养的热情很高
学得很快
“在常青工作了20多年,
第一次有人送来
亲手为我们做的早餐,
味道还特别好。”
环卫工张大爷说自己和同事们
也劝孩子们不用麻烦
但他们依然坚持
让大家特别感动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熊心宇 聂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