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业知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办公室主任黄丽辉提供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也是“世界听力日”
今年的主题是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你知道嘛?
每两个年轻人中
就有一个因不安全的聆听方式
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
你是其中之一吗?
案例
门诊遇到一位公司白领小王,他上班乘地铁时经常戴耳机听歌打发时间,在工作的休闲时间也是经常戴着耳机,公司业务比较繁忙,一天打100多个电话……
最近他在睡觉时总是感觉耳朵嗡嗡响,有时响得特别厉害,难以入睡,甚至整夜失眠,第2天白天工作时也能听到耳朵响,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小王实在无法忍受耳鸣困扰了,才到耳科门诊就诊,结果发现是属于噪声引起的耳聋和耳鸣,反复问病史,小王都说自己听力没有问题,但听力检查显示他的高频、4千赫兹处听力有损伤,耳鸣匹配也是4千赫兹的响声,且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呈现下降,是很典型的噪声性耳聋和耳鸣……
噪声导致高频轻微听力下降
由于只是高频听力下降,他自己并未察觉到听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就是说,因为耳鸣给他报了警,才让他知道,自己不仅有耳鸣,而且还有听力损伤,这些竟然是因为日常不经意的聆听习惯所导致……
病因明确了,首先建议他远离噪声源,非必要不戴耳机听音乐,打电话时尽量用免提;其次是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不在睡前长时间听音乐或玩游戏等;此外,建议他平时要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和运动,避免抽烟喝酒、压力过大、疲劳等进一步诱发耳鸣的因素。
通过小王的案例
你有一些启发吗?
年轻人对声音应该是很敏感的
正常听力图
但如果你经常戴耳机听音乐
就要注意
是否有在嘈杂的环境中
听别人的声音不太清楚
如果有的话就要警惕
噪声可能损伤到听力了
因为早期的噪声性听力损失
多表现为双耳或单耳
在4千赫兹处出现切迹
开始时往往不被察觉
如果不加以预防
随着噪声的进一步损害
才会出现其他频率的慢慢下降
这时候发现就晚了
早期典型的噪声性听力损失—双耳4千赫兹处出现切迹
鉴于以上的例子
我们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一些
关于噪声对听力损伤的知识
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预防噪声损害!
一、学习一些听力安全的技巧很重要,请您记住:
1.响亮的声音损害耳朵
听响亮的声音会损害耳朵里的感觉细胞,这可能导致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或耳内鸣响(耳鸣)。
2.如果您经常有以下行为,您就有可能出现噪声所致的听力损失
(1)在嘈杂的地方工作。
(2)用头戴耳机聆听音乐。
(3)到访的场所播放响亮的音乐,如:夜总会、音乐会、或参加健身课程。
3.噪声所致的听力损失是永久性的
噪声造成的听力损失是无法逆转的。有听力损失的人可以得益于助听器和康复服务。
4.噪声所致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
安全的聆听做法可以预防听力损失。您听的声音越响,安全聆听的时间就越短。通过调低音量或保护耳朵,您可以听得更久且无损于您的听力。
二、请采用这些简单的安全聆听行为:
1.保持低音量
将您设备的音量设置为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使用适合的降噪耳机。
2.保护您的耳朵免于聆听巨大的声音
在嘈杂的场所戴上耳塞。远离声源,如扬声器。
3.限制从事嘈杂活动的时间
身处嘈杂的地方,要定时到安静的地方休息。限制个人音频设备的日常使用。
4.监测听取声压级
使用应用程序来监测您的声音暴露。选择有内置保护听力安全功能的设备。
三、关爱听力,请您注意:
1.留意警告信号
如遇下列情形,请去看医生。
(1)持续的耳内鸣响(耳鸣)。
(2)难以听到高音调的声音或听懂对话。
(3)突发耳内闷堵,无明显感冒症状。
2.定期检查听力
(1)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hearWHO 等应用程序进行听力自测。
(2)如果您没能通过听力检查或出现听力损失的迹象,请寻求专业帮助。
(3)嘈杂环境下听不清别人谈话,请看耳科医生及时排查听力。
四、阻挡青少年听力隐性杀手新攻略
1. 青少年如果佩戴耳机听音乐,请必须遵守“60-6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60分贝,每次不要超过60分钟。
2. 要尽量避免爆震,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分贝的环境噪声中。
编 辑 | 孙金一
制 图 | 黄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