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好感度大降

2022-02-28 07:23来源: 环球时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环球时报记者 王颖  徐可越】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7日报道,日本新闻通信调查会26日发布一项针对中国、美国、英国、法国、韩国以及泰国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对日好感度有明显下滑。

  日本新闻通信调查会的这项调查于去年11月至12月进行,中国等六国每国约有1000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6.3%的中国受访者对日本有“好感”,较上次(2020年12月至次年1月)调查结果降低13.4%。此外,对日本好感度最高的国家是泰国,为93.4%,之后依次为美国79.0%、法国78.1%、英国73.3%、韩国31.2%。至于中国受访者为何对日本好感度大幅下降,负责此项调查的中方人士分析认为:“日本政客围绕台湾问题的错误言论、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中国游客赴日旅行,以及有关日本的积极正面新闻报道减少等,都是导致中国民众对日本好感度下降的原因。”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刘江永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民间感情变化上,中国对日本的感情起伏更大。虽然今年在冬奥会期间中日民间互动较友好,冰墩墩和羽生结弦相关报道很正面,但民众对一个国家的感情,不会轻易被这种花絮性的东西改变,政治关系更影响民调结果。而从安倍内阁、菅义伟内阁到岸田文雄内阁,日本的对华政策没有得到中国老百姓的好感,尤其是日本政府近期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更是拨动中国人最敏感的那根弦。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上月称,中日有识之士应重温邦交正常化初心,把握中日关系正确发展方向;坚定友好信念,弘扬以民促官的友好传统;深化交流合作,为中日友好注入更多正能量。

[责任编辑:贺婷]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