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
▲合成作战中心。
▲110接警员开展接处警工作。
▲民警使用人证核验设备开展智能查控。
文/图 厦公宣
“接群众报警,有名喝农药轻生女子在同安三院接受治疗时,突然驾车离开,有再次轻生的可能。请沿线杏林大桥中队、快速路中队、思明巡特警反恐大队、何厝派出所协同处置,交警支队同步做好交通及红绿灯管控。” 1月19日20时05分,一连串的指令通过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发出。
情况紧急,人命关天。市公安局立即启动“情报、指挥、勤务、舆情、督导”(以下简称“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化机制。根据指挥情报中心精准预判,思明巡特警反恐大队一路追踪,在环岛路世纪大厦路段成功将车辆追停,在报警1小时内及时挽救群众生命。
这一警情的快速处置,是市公安局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警务等为支撑,全力打造创新型、智能型、实战型指挥大脑的成效体现,也是对“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又一次实战检验。近年来,市公安局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专业化信息研判为先导、扁平化指挥调度为手段、合成化整体作战为支撑、等级化勤务管理为保障的“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指挥调度的“大脑”、打击犯罪的“铁拳”、治安维稳的“坚盾”,有力提升警务实战能力水平,为平安厦门保驾护航。
一项数据印证了“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化机制的显著成效:2021年,市公安局通过每日研判会商机制,对3048条信息第一时间落地核查,成功预警化解风险隐患,确保我市社会安定稳定。
情报前置,三级指挥体系提升敏感度
要想快人一步,就必须先知先觉。市公安局坚持情报引领、情报先行,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不断强化预测预警预防工作,确保情报工作始终走在风险前面。2013年,市公安局融合多警种资源,创建市、区两级合成作战专班;2016年,市公安局大胆创新、实践探索,深入推进三级情报指挥体系建设,在分局、派出所成立指挥情报部门,实现“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三级指挥情报体系贯通,实行“情指融合、情勤对接、情行(动)联动”的一体化运作模式,通过机构人员职能整合、业务工作融合、机制流程聚合,“情指勤舆督”一体化的理念在厦门得到先行先试。
纵向上,由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统一扁平接处全市警情,将信息触角由市公安局向分局、派出所延伸;横向上,依托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将6个区、79个政府和民生企业单位纳入接处警体系,将指挥调度半径从公安拓展到全市。三级指挥情报体系进一步深化了三级间指令、信息、数据等的双向贯通,有效理顺了微观层面的指挥脉络,确保指挥调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信息如何汇总?情报如何落地?市公安局构建权责明晰、无缝衔接的情报研判落地机制。做到每日情况常态研判、敏感节点专项研判、重大问题随时研判,快速形成高质量的综合信息产品。同时,各分局设立指挥情报中心,各派出所设立综合指挥室,以“情指融合、情报加工”为重点,结合本辖区特点开展常态化研判,实现区域打防管控一体化。三级指挥情报体系实现了资源手段的聚合效应,确保指令“一竿子插到底”,响应时间由之前的半天至一天缩短到即时响应,提高打防管控支撑效能,让“两抢”零发案成为常态。
从“树”到“网”,合成作战提升战斗力
“我们工地上的电缆被偷了。”
去年12月,海沧公安分局接到多条类似的报警信息。电缆被盗这样的“怪事”接连在辖区3个工地发生。分局指挥情报中心发出指令,各属地派出所、刑侦大队会同指挥情报中心迅速展开合成化作战。
各作战单元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手段,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去年12月17日,多警种协同作战,抓获5名盗窃犯罪嫌疑人、1名销赃犯罪嫌疑人,侦破辖区盗窃工地电缆线案件12起。
各类信息资源被迅速输送到每个战斗单元,各环节高效运转,这是市公安局“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化机制在基层释放的活力。
“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将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公安战斗单元的“大脑”联系在一起,传统的“树状”层级式指挥体系演化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状”指挥体系。变以往的“单打独斗”为如今的“集约合成”,将全市扁平化警务指挥和处置时效压减至最低,极大提升现代警务实战快速反应效能,实现“一键指挥、全网联动、快速响应”,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战斗力。
督导收口,闭环运作提升执行力
情报的真正权威和终极生命力在于落地执行,如何确保信息全覆盖、无遗漏,执行取得实效?市公安局建立了一套情报流转、应用、处置、反馈闭环运作机制,并通过指令分级、系统提醒、全局通报、挂钩考评等方式推动信息线索核查反馈落实、信息研判成果落地,确保研判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实现“以情报支撑科学指挥,以科学指挥强化情报落地”的良性互动。
“‘情指勤舆督’一体化突破了部门、警种数据壁垒,解决了研判、指挥机制运行不畅等关键问题,通过数据赋能、深度融合,提升警务处置核心战斗力。以督导促成闭环,进一步提升执行力。”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民警邱文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