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2022-02-08 20:08来源: 中国质量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这两天,憨厚可爱的“冰墩墩”成了全国乃至世界体育迷的宠儿,不仅网上商店卖断货,实体店也排起了长队,网友们甚至用“一墩难求”来形容其紧俏程度。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为何如此受欢迎?一起来听听“冰墩墩”的设计总执行刘平云的介绍。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刘平云:它(“冰墩墩”)是中国形象的代表,敦实、憨厚、友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温暖。温暖能代表中国人的友好、和平。

  谈起圆润可爱的“冰墩墩”,“冰墩墩”设计总执行刘平云满脸都是自豪。在设计者看来,“冰墩墩”并不只是一只憨厚的熊猫形象,背后的寓意十分丰富。

  刘平云:“冰墩墩”看起来是一层冰晶外壳,跟冬奥的运动非常吻合。另外,它看起来像宇航员,寓意着未来的、科技的感觉。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从2018年8月开始,广州美术学院教师曹雪、刘平云带领的设计团队就开始了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工作。事实上,最初入围的作品形象并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熊猫,而是冰糖葫芦。

  刘平云:后来发现,以冰糖葫芦呈现、承载国家形象,感觉还是不太有分量。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到尝试(把)新的元素纳进来。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冰糖葫芦”设计手稿

  设计团队在保留冰糖葫芦冰壳的情况下,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修改,尝试过在冰壳之下更换成老虎、兔子或麋鹿等。最终还是认为国宝熊猫最适合代表中国,并成功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形象引入到熊猫的头盔上。经过上千次的反复修改,“冰墩墩”从全球581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老虎、麋鹿、兔子形象

  刘平云:我们把冰丝带扣到熊猫脸上去。一扣上去我就说了一句话,我就说“天亮了”,我们有希望了。因为那个时候已经让熊猫的整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它(“冰墩墩”)有色彩了,有温暖了。

  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团队对于细节有着极致的追求。设计人员亲自上冰上雪,实地感受冰雪运动。还派出成员飞赴四川熊猫基地,近距离观察熊猫的姿态,为创作捕捉灵感。

  刘平云:我们一直以为熊猫是黑尾巴,结果发现是白尾巴。同时为了表现动作,设计腿部一般都是外八字,但我们发现熊猫是内八字。白尾巴和内八字都是通过一次实地观察发现的细节,回来我们就进行了调整。

  历经十个月的艰苦创作,刘平云和团队经过上千次的反复修改,最终凭借“冰墩墩”取得了胜利。在刘平云记录航旅线路的软件上,21次往返北京的航线织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椭圆形图案,这些细节见证着整个团队的韧劲儿。

  刘平云:我们总的创作时间是10个月,我们叫“十月怀胎”。经历了21次大修改,每一次大修改都要飞北京一次;小调整就更多了,设计方案是上千个,草稿画了上万张;文件更多了,加上3D文件,上百G都有,整个体量非常大。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冰墩墩”设计手稿

  刘平云提到,“冰墩墩”与以往熊猫吉祥物之间的关系,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新时代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刘平云:1990年(亚运会)的盼盼、2008年的福娃晶晶和“冰墩墩”都是熊猫,所以如何打破传统形式来进行新的设计确实是难点,我提出的观点就是历史符码和当下符码的聚合。我们把2022年定为未来的、具有科技感的世界,所以我们“冰墩墩”的设计就想着在历史符码之下,加入一些时代特征。我们把3D技术、科技感,把5G时代的一些元素加进来,让它具有时代性,这才形成今天具有时代意义的“冰墩墩”造型。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对于最近“冰墩墩”的走红,刘平云感到既惊喜又意外。他坦言,现在他自己手上也没有“冰墩墩”了,暂时也没有渠道能买到现货。刘平云表示,“冰墩墩”备受中外友人喜爱的背后,透出了中国文化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刘平云: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它的底蕴,这一点给所有国家和国际友人一种美好的感受,也体现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冰墩墩”作为亲善大使,传递的是崇德、友好的理念,也代表了中国文化当下的趋势。

“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

  整个春节假期,刘平云一直忙碌在江西新余、南昌以及广东广州多地,通过分享创作过程、宣讲冬奥知识、发放“冰墩墩”纪念品等形式为冬奥助力加油。

  刘平云:我作为一名设计师、一位文化志愿者来做这些事情。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把冬奥文化传播得更远,能够拉动中国、世界的冰雪运动。


  转自: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当日,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在天津投产。据悉,空客二线项目总占地约30万平方米,包括总装厂房、喷漆机库、最终装配及工作组机库等13个单体建筑。
23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
23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