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2022-01-27 19:04来源: 新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为专业饲养员,80后沈阳姑娘黄宝莹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照顾了几十只东北虎,是不少幼虎出生后的首任“奶妈”。她的抖音里,既有东北虎幼崽第一次跳跃的可爱瞬间,也有饲养员人工刺激幼虎排便的硬核知识。超过1700万网友点赞了这份特别的“育儿日记”。

  黄宝莹之外,在野外清理猎套、为东北虎“保驾护航”的巡护员,用漫画、视频等形式介绍东北虎知识的科普创作者……这些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下,东北虎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仅在抖音上,东北虎相关话题播放量就超过23亿,最新上线的东北虎保护地,更是10天就吸引了近两千万网友参与守护。

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虎妈”走红短视频平台

  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宝莹被推荐到山东德州一家动物园工作。喜欢猫科动物的她,一开始就盯上了养老虎的工作。然而入职培训结束后,园区却想把她分配到了草食队,“因为养猛兽对体力要求高,所以很少有女性饲养员”。但黄宝莹不愿意放弃,每天坚持举哑铃、跳跳绳,努力证明自己也能扛起老虎几十斤的口粮。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对猫科动物的热情以及专业的兽医背景,黄宝莹最终顺利成为一名东北虎饲养员。除了投喂食物、检查动物、把控安全等基础工作外,她还承担着园区新生东北虎的育幼工作,是许多小老虎的专业奶妈,抖音名“虎妈”也因此而来。

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当“虎妈”可不轻松。黄宝莹记得,双胞胎凯撒、赫拉出生后,没有生育经验的虎妈妈就开始“罢工”。每当虎宝宝尝试拱奶头吸奶时,虎妈妈就会躲开,更别提舔舐幼虎的泌尿系统刺激小家伙排便,“刚刚出生的小老虎虽然会进食,但排泄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自主排便,需要虎妈妈不断舔舐肛门进行刺激”。

  担心两只幼虎只喝奶不排便会憋出问题,黄宝莹只能每天定时用沾了温水的卫生棉团给幼虎“按摩”,帮助它们摆脱便秘。人工育幼的5个多月时间里,黄宝莹陪在双胞胎身边。遇到特殊情况,连续值班24小时甚至36小时也是有的。困了累了就在幼虎旁边睡一会儿,醒来继续照顾它们。

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这些细节被她拍成视频发在抖音上,很快就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大家惊讶地发现,想象中威风凛凛的东北虎,日常生活中也有可爱淘气的一面,会在早上“赖床”,也会因为和同伴闹别扭耷拉着脑袋。

  超过67万网友关注了“虎妈”,在线追更每只小老虎的成长状况。即便一年多后凯撒已经成了几百斤的大老虎,但在关心它的粉丝眼中,依然是一只萌虎。

  这些来自粉丝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着黄宝莹继续从事东北虎相关工作。让她印象颇深的一位家长的留言,说是自家女儿很喜欢“虎妈”,每天写完作业就会来看看老虎们的日常,对小动物们也更有爱心了。“那个妈妈挺高兴的,我也很高兴,说明我的内容确实有让大家更喜欢东北虎”,黄宝莹说。

  启发同行的“育儿日记”

  36岁的黄宝莹在饲养员队伍里算是“年轻力量”。对于科学饲养东北虎,她有自己的坚持,也常因此做些得罪人的事情,“比如要求大家每天记录老虎体征指数”。

  黄宝莹介绍,在她之前,园里对老虎身体指数相关数据几乎不做记录。但她认为,从幼虎出生开始,每天的体重、体温,几点吃饭,几点排便,甚至便便是干的还是稀的,都应该被记录下来。万一哪天某只老虎出现异常、生了病,就可以找出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出原因所在。

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实际推进过程却困难重重。相比数据留存,习惯了传统饲养方式的老员工们更在意老虎有没有吃饭、虎区是不是安全。记起日记来,不免有些糊弄了事,甚至有人搪塞称“我不认字,怎么记”。

  对老虎十分温柔的黄宝莹在这件事上却颇为“难缠”。每次和同事交接班时,她都会反复强调数据留存的重要性,还会仔细检查之前值班饲养员记录的内容。如果有人没有按时登记,黄宝莹就会第一时间要求对方补上。

  短视频则为黄宝莹的“育儿日记”留下难得的影像记录。从抱着奶瓶不撒爪,到第一次进行跳跃,再到能够完整吃完一整只鸡、自己尝试捕猎——网友追更“虎妈”的抖音号,几乎可以完整见证一只东北虎的成长。

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这些短视频不仅吸引着普通网友,也启发着许多和黄宝莹一样的东北虎工作者。黄宝莹说,自己开始更新抖音后,一些同行也关注了“虎妈”。遇到有幼虎出现皮肤病、缺钙等问题,大家就会在抖音互相交流学习,“最后总能妥善解决。”

  隐隐地,黄宝莹还感受到了一种“竞争”的氛围,“大家会暗暗较劲,你养得好,我就要养得更好。”这种良性互动中,越来越多的饲养员开始重视场地的定期消毒、老虎的卫生清理,“以前有的虎一到夏天身上就粘粘乎乎的,现在都可干净了。”

  千万网友共同守护东北虎

  要真正改善东北虎的濒危状态,只靠人工繁育还不够。动物园的工作之外,黄宝莹也会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交流学习,跟着巡护员们一起拆除猎套、识别动物足迹。

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1月10日,黄宝莹在抖音分享了一个新发现。一只曾在2018年哺育4只宝宝的野生东北虎妈妈,2022年又带着3只新宝宝出现在了野外观测镜头中。视频一经发布后,很快引发关注。有人好奇她是怎么认出这是同一只老虎的,更多网友则是和黄宝莹一样,为野生东北虎的种群扩大感到高兴。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已突破50只,与2000年相比,有了倍增性的恢复。背后,除了生态环境的提升,也离不开动物工作者的努力。其中既有黄宝莹这样每日与东北虎为伴的饲养员,也有像大凯这样从来没有实际拍到过东北虎的野外巡护员。

  大凯所在的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北虎的栖息与繁殖地之一。2014年10月,这里首次发现了一只亚成体东北虎,并为它起名“虎娃”。为了让“虎娃”安心定居保护区,大凯和同事们每天翻越山头清理猎套,用红外相机监测、动物粪便分析等方式,关心着“虎娃”的一举一动。

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如今,“虎娃”已经快要9岁,即将进入中年。在保护区吃得好、住得好的它,几年来始终保持着健康的体态,但在求偶这件事上却频频遇挫。受栖息地碎片化等因素影响,过去几年一直没有第二只东北虎进入保护区的记录,“虎娃”脱单成了大凯他们最着急的事。

  类似这样的困难,单凭个人的力量,或许很难解决。让更多人关注东北虎、了解东北虎乃至保护东北虎,成为黄宝莹、大凯他们共同的愿望。

照顾几十只东北虎,她用短视频记下这份“育儿日记”,获赞1700万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愿望正在实现。1月中旬,抖音上线了东北虎保护地。用户观看或拍摄动植物视频,就能为生活在吉林黄泥河、黑龙江大佳河等保护区的野生东北虎,争取改善栖息地植被、建设生态廊道的机会。利用这些生态廊道,原本被道路、村庄分隔开的栖息地得以连接起来,“虎娃”就能去其他领地认识心仪的母虎。截至1月26日,活动上线仅10天,就吸引了1900万名网友参与。

  守护东北虎,再也不是某个人自己的事。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