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少见物种!广东一地首次发现!

2022-01-23 19:56来源: 广州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这种蛇你见过吗?

  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首次发现钝尾两头蛇!

  近日,广东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疑似极为少见的物种——钝尾两头蛇,后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确认,就是此物种。这是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该物种。

极为少见物种!广东一地首次发现!

  据了解,钝尾两头蛇是游蛇科两头蛇属的爬行动物,因其尾部的斑纹、形状、粗细与头部相似,且有相似的黄色斑,初看很像两端都是头的样子,故名为两头蛇,是无毒蛇类。

  此次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这条钝尾两头蛇体形小,蛇身全长约30厘米。专家介绍,钝尾两头蛇是穴居动物,栖居在平原、丘陵及山区阴湿的土穴中,通常在泥土下活动,行动十分隐秘,且因其体形小,所以较难发现。

极为少见物种!广东一地首次发现!

  据悉,韶关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000多公顷,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8.7%。

  近年来,为加强对野生保护对象动态信息的监测,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区内网格化布局了65台红外相机,形成了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情况科学监测的全域覆盖。

  同时,保护区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科研工作,新物种的发现也越来越多,已先后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斑林狸、白眉山鹧鸪、豹猫、红角鸮等一批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物种。

  此次新物种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也为推进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赖金艳、肖家亮、张晨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